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一百七十八章:天罗地网

第一百七十八章:天罗地网(2/4)

弟是有大智慧的人啊,诚如那姚先生一样,所谓无思、无念,方才身心能够愉悦,生命可以达到大和谐。”
    说着,张安世痛苦地道:“大哥就惨了,大哥有许多的烦心事,杂念太多,操碎了心。”
    朱勇眼中浮出了怜悯,认真地道:“大哥,俺心疼你。”
    张安世大手一挥:“好了,别啰嗦了,回栖霞去。”
    与张軏、丘松几人会合,那陈礼也来了。
    大家都翘首以盼着,张安世看了众人一眼,便红光满面地道:“你们抓住了乱党,立下了大功,不过大家不要高兴得太早,大内出事了,你们也不要多问什么,陈礼……”
    陈礼一听出事了,反而不震惊。
    反正没出事,陛下是天子,跟着张安世不吃亏。
    若真出了什么大事,太子克继大统,张安世更是大赚,他这个跟着张安世混的,当然就更不吃亏了。
    于是连忙道:“卑下在。”
    张安世道:“给我监视赵王府一举一动,还有应天府和羽林卫。”
    “啊……”陈礼略显惊讶。
    张安世气定神闲地道:“遵命行事就好,不要啰嗦。”
    陈礼连忙收起吃惊的表情,便道:“是,卑下这就布置人手。”
    张安世便又看向张軏几人道:“你们守在模范营,要求做到枕戈待旦。所有人,一日十二个时辰,必须人不解甲,马不卸鞍,手不释剑,随时候命!若有异动,我要求一炷香能集结出击。”
    张軏道:“大哥,这样严重吗?陛下……是不是已经成大行皇帝了?”
    张軏有些悲伤,他对朱棣还是很有感情的,陛下对他很好,处处嘘寒问暖,现在看大哥的意思,这不是摆明着……陛下出事的征兆吗?而且极有可能,大行皇帝已经驾崩了。
    张安世意味深长地看了张軏一眼:“不要有什么杂念。”
    即便是兄弟,张安世也是能隐瞒就隐瞒,不是因为张安世不愿意相信张軏他们,只是不相信他们的智商,若是被有心人套出什么话来,那么这个计划,就功败垂成了。
    吩咐定之后,张安世便到了自己的书斋里。
    在桌案跟前坐下,便见这里堆积着大量的书信。
    其中最多的,还是安南那边朱高煦送来的。
    这书信极多,大抵都是安南的情况,里头对于张安世的称呼,容易让人产生各种不适。
    什么‘爱兄亲启’、‘爱兄敬启’之类。
    现在的朱高煦,很让人放心,且不说兄弟之间的情感问题,他几万人马在安南,此后四卫的亲眷也开始移居安南诸州。
    这一直都是大明的方略,比如在云南和贵州,就建立大量的卫所,同时命他们的亲眷前往屯田。
    这么一大家子人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四处都是不放心的安南人,唯一能镇住安南的,凭借的就是他们的战斗力,以及远远强于本地土人的火器。
    没有商行源源不断地将大量的物资运送去,安南总督府,是根本没有办法有效地维持统治的。
    所以朱高煦每一次修书,都是来问物资。
    什么火药短缺,什么新建了一支土人的保安营,也缺一些军械,诸如此类的话。
    所以朱高煦难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也就免不得要说上些各种肉麻的话了。
    再加上朱高煦这家伙,现在都在安南的边境挑起各种事端,动辄去与暹罗挑衅,显然……是在为接下来将商行的影响力渗入暹罗做准备,此时急需商行的支持。
    当然,张安世对于这种边界上的摩擦,不甚关心,他关心的是安南的治理。
    杨士奇已抵达了安南,就任副都督!
    他这个副都督其实才算是安南真正的一家之主,因为朱高煦每日想的都是制造摩擦,操练将士,这安南的民政、通商、律法的担子,就几乎落在了杨士奇的头上。
    对杨士奇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强犯难与内陆之间的联系,因此……广建港口和码头,希望借助海运,先加强安南与广东、福建布政使司的往来。
    除此之外,修通往内陆之间的道路也是重中之重,紧接着便是在安南各州府,平衡当地土人贵族以及州县官之间的利益,使他们能够相互制衡。
    这一点对于杨士奇而言,可谓是小菜一碟!
    他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学习能力,很快便开始上手,并且借助商行,充实总督府的实力。
    于是大量商行的人员,招募进了总督府,尤其是朱金送去的一百多个落第秀才,这些人也被利用了起来。
    而杨士奇现在干的,就是对安南的各个部族进行甄别,尤其是大力的笼络当地的汉人,这些汉人多是流入安南的大汉遗民,人口大致占了安南的一成左右,至于安南北方,几乎已经汉化了的土人,也成了借重的力量。
    其中最大的举措,就是进行文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