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一百八十三章:功德圆满

第一百八十三章:功德圆满(1/4)

    张安世看了朱棣一眼。
    毕竟前些日子,还没有头绪呢,现在他说已经开始有了眉目,朱棣自然觉得奇怪。
    朱棣现在可是对徐闻这些人,可谓是恨得牙痒痒,只恨不得将这些人统统碎尸万段不可。
    因而,他凝视着张安世道:“有何眉目?”
    张安世道:“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想来……也就这些日子了。等臣这边有了准信,拿住了人,就立即奏报陛下,绝不敢拖延。”
    朱棣这才满意地点头道:“如此甚好,要快,徐闻死了,只怕这些人也是风声鹤唳,一旦他们全部潜藏起来,想要再找到他们,可就不容易了。”
    张安世道:“臣遵旨。”
    朱棣感慨又欣慰地看了朱高炽一眼。
    今日朱高炽的表现让他有几分慰藉,这个太子……不再只是宽仁了,至少已开始有了帝王心术。
    虽然他和这个儿子的做事处理方式不同,可太子接受了张安世的建议,弄出这么一個婚配策略,也可见太子成长了不少。
    宫中那边一恩准。
    张安世便兴冲冲地去找自己的阿姐张氏了。
    太子妃张氏也已得了宫中的旨意,便开始张罗起来,先是询问宫娥何去何从,终究还是让她们自己决定,这些宫娥,多是当初张氏收留下来的,可以说,没有张氏,她们现今不过是路边的枯骨罢了。
    绝大多数人,已和家人失散,或者亲族们已在灾难中故去,现在听闻要让她们出宫,许多人都不免伤心落泪起来。
    在东宫里,她们纺纱虽是辛苦,可实际上……比在外头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倍,再加上太子妃对待大家平易近人,便早已将太子妃当做是她们的依靠了。
    既然不能留下来,终是要出去嫁人,倒不如听从东宫的安排,至少有了东宫这个娘家人,就算有委屈,至少总还有一个关照她们的地方。
    因此,愿意嫁给武官的人不少。
    张氏一一安慰,又张罗着嫁妆的事,既是东宫的人出嫁,总是不能让人看扁了。
    虽是不可能人人都给什么过于厚重的嫁妆,可也是比寻常百姓的人家要好不少。
    最重要的还是联合会的事,东宫毕竟太远,而联合会在安南,甚至将来在其他地方,就代表了东宫,为首的太监,当然需是东宫派出去的,他们所负责的,既是联络,同时也相当于是宫娥们的娘家,因此,张氏必须挑选足够信任的人。
    朱瞻基一脸茫然地看着许多的宫娥这几日都神情憔悴,还有人偷偷地哭。
    他不理解,总是歪着脑袋在观察。
    只是他想找阿舅答疑解惑,却发现阿舅压根没工夫来看他,
    宫外的事,是张安世料理的,他首先是让安南那边,发来没有婚配的武官名录。
    哪怕只是小小的小旗官,这花名册也要送来。
    除此之外,便是关于武官的年龄,相貌诸如此类。
    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张安世还是决心搞一次‘创新’。
    那便是让宫娥们抵达安南之后,寻一块屏风或者珠帘挡着,而后让宫娥们选夫。大抵就是这些武官,一个个进去,若有宫娥瞧上,便做为首选。
    至于那些没有做出选择的宫娥,或者没有被宫娥们选上的武官,那就只好抓阄来处理了。
    即便是选夫这一步,其实已算是一个难得的进步了,至少有人觉得大胆。
    不过安南那边很快就有了回应。
    据说是士气大振,安南四卫个个眉开眼笑。
    那些武官们个个笑嘻嘻的。
    便是寻常的士卒,也突然觉得有了盼头。
    毕竟……他们驻守在外,立功的机会不少,想成为将军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可若是因功转而成为试小旗,或者小旗官,却还是有希望的。
    终于不用担心绝后了。
    连杨士奇这个副都督也修书来,对此大为赞赏,不过他考虑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那就是军纪,武人们没有成家,人又在外,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如酗酒,甚至滥杀。可若是有了家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这样的事件了。
    当下……第一批的宫娥被人护送出发。
    当日,东宫里哭声一片。
    太子妃张氏也不禁垂泪,依依惜别。
    张安世见张氏动了真情,便乖乖地躲在人堆里,不敢靠近。
    谁晓得终究还是被发现了,教张氏叫到了寝殿:“你出的这主意倒是好的,就是……她们侍奉了我两年,如今却要离别去远方,心里实在是放心不下。”
    张安世道:“阿姐……只有这样的人,才信得过啊。”
    张氏抬头,道:“是啊,她们多在这个世上孤苦无依,本宫便是她们的姐姐和娘亲一般,以后我便多了许多姐妹了。”
    张安世苦起了脸,哀嚎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