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一百九十四章:斩杀殆尽

第一百九十四章:斩杀殆尽(2/3)

对他有多感激,那么另一些人,就会对他有多痛恨。这便是所谓物极必反的道理。”
    他咳嗽一声,继续道:“这大明……本以为……江山能够长久,我等所为,不过是蜉蝣撼树,至多,也就是给他们制造一些乱子罢了,这朱棣……也不是省油的灯,指望大明灭亡,是不可能的。可现在……我却觉得事有可为,我平生之所愿,未必不能实现。”
    老仆一头雾水,不过他却知道,自己的主人素来料事如神,便道:“若真如此,那么便再好不过了。”
    只是这话刚说完,书生又是一阵激烈的咳嗽。
    “咳咳咳……咳咳咳……”
    …………
    朱棣摆驾回宫后,便立即召百官觐见。
    此时文渊阁里,仓部主事刘文君又被招了来,昨日陛下让吏部送了功考簿子,今日可能会有恩旨,到时要准备去觐见谢恩。
    解缙和胡广、杨荣三人,至文渊阁的茶房,三人各自落座。
    而刘文君也被请了来。
    解缙温和地朝他道:“坐。”
    刘文君道:“下官惭愧,还是站着好。”
    解缙微笑道:“在这里,没有官职大小,我等都是读书人,便该以读书人相交。”
    解缙确实有几把刷子,将士林之中的人情世故,做到了极致。
    刘文君这才欠身坐下。
    胡广打量刘文君,也颇为满意,道:“昨日有旨意去吏部,吏部那边传出消息,可见要有圣恩下来了。你是至诚君子,这些,我也有所耳闻。”
    刘文君惭愧地道:“都是解公厚爱,实在愧不敢当。”
    此言一出,原本暗暗对刘文君点头的杨荣,眼眸却微微地闪过了一丝别样的光泽。
    起初他对刘文君的印象也是极好的,因为刘文君的名气确实不小,而且无论是上司,还是下头的佐官,都说他是君子,有古大臣之风。
    这样的道德君子,恰恰是所有读书人所追求的境界。
    可偏偏,刘文君在回答胡广的时候,故意加重了语气,说这是解公厚爱……
    当然,这并非是杨荣对解缙有什么偏见,或者是觉得刘文君与解缙关系莫逆,让人生妒。
    而是刘文君的回应,实在太得体了,他着重了解缙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也清楚解缙即将对他未来的前程有莫大的帮助,同时当着三个大学士的面,这话里话外的向解缙示好。
    这是一个敦厚的君子……能够做出的事吗?
    分明只有最油滑的官油子,才能有如此熟练的应对,而且绝不出任何的差错。
    一个将分寸把握得如此好的人……和古大臣之风……显然是相悖的。
    于是杨荣笑了笑道:“解公这几日,确实常常在夸奖你,说你为官刚正,清正廉明。”
    刘文君忙道:“得如此谬赞,实在无地自容,如此……下官就更该清正自守,方才对得起解公的夸奖了。”
    解缙哈哈大笑,正待要说什么。
    此时,有宦官来道:“陛下有旨,召百官觐见。”
    “这时候召百官吗?”解缙皱眉,觉得有些意外,但还是忙起身道:“我等速去觐见,不可贻误。”
    当下,众人都一并往崇文殿而去。
    在这里,朱棣早已升座,他的脸藏于头戴的冕旒之后,让人猜不透喜怒。
    百官纷纷鱼贯而入,行礼道:“见过陛下,吾皇万岁。”
    朱棣之抿着唇,无言。
    亦失哈道:“诸卿免礼。”
    众人纷纷站起来。
    可见朱棣依旧不说话,倒是让百官们迟疑起来,于是一个个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就是此时,朱棣突然捡起了一份簿子,道:“吏部功考司送来了一份功考,这份功考,将户部仓部主事刘文君赞许为上佳,蹇卿家……”
    蹇义年老,徐徐出班,行礼道:“臣在。”
    朱棣道:“吏部京察,每三年有多少人可为上上之选。”
    蹇义道:“陛下,去岁有过京察,其中上上者,寥寥六十一人。”
    朱棣道:“这样说来,这样的功考,已是凤毛麟角了?”
    蹇义无法猜测朱棣的心思,便道:“回禀陛下,是的。”
    朱棣又道:“这样看来,这样的大臣,一般会如何褒奖呢?”
    “褒奖倒是不会,不过……有这样的功考的话,廷推之时,便如虎添翼,今年受到廷推,升腾四品以上的大臣,其中上上者,就占了一半。”
    朱棣脸色冷漠,却还是继续追问:“仓部主事刘文君为几品?”
    “陛下,乃正六品。”
    朱棣道:“虽为正六品,可在部堂之中,也为一方主事,所以权责不小吧。”
    “是。”
    朱棣又道:“今岁若有廷推,他可以升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