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二百一十四章:陛下,张安世诈尸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陛下,张安世诈尸了(3/4)

候。
    毕竟,张安世这样的左膀右臂,且算起来,也是他最重要的心腹之人,如今却因他的一念之差,而害了性命。
    至于太子……也令朱棣无比的担忧。
    处在这种情绪之下的朱棣,不像一个九五之尊,却只像一个痛不欲生的父亲。
    现在见了自己的小儿子,心情郁郁的朱棣,温和地道:“好啦……知道了,知道了。”
    虽然父皇什么都没有说,可赵王朱高燧的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他很清楚,此时父皇是情感最虚弱的时候,他这小儿子作为一个大孝子,一定要随时陪在父皇的身边。
    毕竟,这可是天赐良机啊。
    “儿臣……已寻了良医,去往了东宫……相信皇兄的病情,一定可以好转。”
    朱棣道:“有心了,你有心了。”
    “此医姓周名荣,名震天下,最擅的便是金石之术,且有异能,他救活的人,数不胜数,人人都叫他周神仙。”
    鉴于整个御医的水平比较次。
    说实话,宫中贵人们的平均寿命,可能比绝大多数的富户人家还要低。
    有明一朝,大抵都是如此。
    由此可见,这御医的水平。
    以至于后来有些皇帝,宁可自己炼丹来治病,也不敢轻易传唤太医。
    神奇的是,那些炼丹且讳疾忌医的皇帝们,居然都十分长寿,譬如活了五十九岁的嘉靖皇帝,还有活了五十八岁的万历皇帝。
    由此可见,你瞎几把的炼点重金属来吃,一般情况下,也比吃御医院那些大聪明们开的药效果要好。
    朱棣对太子的病情,十分看重,他听罢,打起精神道:“是吗?周神仙……此人当真神奇?”
    赵王朱高燧道:“这周神仙在北平一带行医,活人无数,最擅练符水,凡赐下符水,必定药到病除,儿臣……儿臣在北平镇守的时候,早闻他的大名,所以自打入京城之后,便请他南下,父皇……此人有大神通……”
    朱棣叹了口气道:“哎……可你皇兄他这是心疾啊……”
    随即,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于是朱棣还是决定,清早召百官们来……
    纪纲已是瓮中之鳖,可是他那些党羽……也一定要彻底地铲除。
    这绝对是一个大工程,锦衣卫上下数万人,什么人是纪纲的党羽,什么人与他私通,既是打算一网打尽,那么……就必须得有章法。
    朱棣领着赵王朱高燧,至崇文殿升座。
    百官纷纷见礼。
    朱棣端坐不动。
    而魏国公、淇国公等人也都站在一侧,露出沮丧之色。
    尤其是魏国公徐辉祖,心里不免叹息和遗憾。
    当然,有人忧虑,自然不免有人欢喜。
    至少在这朝中,就有不少人,心中狂喜。
    世上少了一个外戚,这可太好了。
    他们最怕的,就是大明走了当初大汉朝的老路。
    只是……
    无论心中有多喜,可至少,表面上却需摆出一副心痛如刀割的样子。
    现在陛下正在震怒之中,谁敢触这个眉头?
    再者说了,人死为大嘛。
    人都死了,你还想坟头蹦迪?
    于是朝中文武,哀鸿一片。
    朱棣端坐着,扫视着文武。
    终于,朱棣道:“事情,诸卿可有听闻吗?”
    “陛下……”率先说话的,竟是解缙。
    解缙痛苦不堪的样子:“陛下啊,臣万万没想到,竟是出了这样的事,安南侯……他死的蹊跷啊,安南侯生前赤心奉国,在御前效命,殚精竭虑。他小小年纪,立下如此多的功劳,万万没想到,竟有人向安南侯下此毒手。陛下……臣闻噩耗,当即失声痛哭,我大明失此栋梁,实在……实在……“
    说罢,解缙失声痛哭起来。
    这算是定了一个调子。
    哭。
    都给我哭。
    不但张安世没了。
    连解缙也要和张安世同归于尽。
    至此之后,解缙再无天敌,再过一些年,这强势的皇帝驾崩,他们就成了三朝老臣,不但位极人臣,且地位崇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到了那时候,这国家大事,没有他解缙点头,他就实施不下去,办不成。
    他想办的事,只要他一个眼神,就会有多如牛毛的人去给他奔走造势,为他上书。
    一切……都不费吹灰之力。
    明承宋制。
    这大宋,士大夫优荣掌断天下事的好时光,要来了。
    解缙哭着,心里想得美滋滋的。
    他起了头,不少人便纷纷泣不成声起来了:“安南侯乃国士,功勋卓著,如今蒙受此难,臣等……也是悲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