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二百五十九章:国公

第二百五十九章:国公(2/4)

 正因如此,所以这事一直耽搁下来。
    直到这一次,再次立了大功,最终大臣们才做出了妥协。
    大臣们对于爵位,向来吝啬,甚至恨不得将现有的几个国公,统统都除爵才好。
    不过现在总算是事情敲定了。
    想来这大臣们,也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再不同意,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陛下恩准,廷议推荐,这就算是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国公了。
    而大明的国公,和前朝的太师,还有各种所谓的王、王子是不一样的。
    它的含金量很高,明初的时候,除了开国的几个国公,再到永乐时期的几个靖难国公之外,这种正儿八经的国公,可谓是凤毛麟角。
    有这一层身份,就意味着从此之后,张家与国同休了。只要大明还在,那么基本上,张家就都可子子孙孙显赫下去。
    哪怕后世的皇帝不喜欢你,你还是能获得优厚的待遇,位极人臣。
    张安世当下领旨,口呼万岁。
    那宦官微微笑着,将旨意送到张安世面前,笑吟吟地道:“起初的时候,廷议的乃是顺国公,可陛下不准。”
    一听顺国公,张安世便立马皱眉起来。
    因为这个顺字,很难听,是温顺和恭顺的意思!
    一般情况,这往往是给敌国叛逃来的将军,或者是那废黜的皇帝所使用的名号。
    这摆明着是说,张安世是靠巴结皇帝才得来的爵位,这就属实是恶心人了。
    我张安世为人耿直,可有巴结过陛下?
    果然文臣都可杀,没一个好东西!
    如今张安世的地位如日中天,这宦官显然是愿意跟张安世亲近的,自是将这里头的缘由始末好好跟张安世解释一番,也好在张安世这里买个好印象。
    于是又道:“不过陛下得知之后,大怒,又召了大臣廷议,让他们另加尊号。最后这百官才不情不愿地议了一个威字。陛下对此,本也是不满意的,不过思来想去,也算不错了,若是再议下去,鬼知道还会议出什么来。”
    张安世却乐了:“这个威好,威好,我就喜欢威风,太契合我了。”
    事实上,威这个名号,其实也不算好的,只能说是不好不坏,再古代的文法之中,譬如成国公,这个成,便算是极好的名号,而威的话,容易造成刚猛有余,头脑欠缺的意思。
    好在百官们这样想,其实无所谓。
    可朱棣和张安世却觉得这名号算是不错的,说出去很好听。
    这宦官见张安世很满意的样子,便也笑了,如此一来,他也好回去复命了。
    来传旨的时候,陛下还担心,这张安世不喜这名号呢,故而特意叮嘱了宦官,让他观察张安世的反应。
    他松了口气,便道:“那么威国公,咱先告辞了。”
    张安世乐呵呵地道:“去吧,去吧,请回禀陛下,明日我当入宫谢恩。”
    宦官点头,便匆匆而去。
    “威国公……”张安世细细地咀嚼着。
    却见徐静怡已穿戴整齐,带着一干女婢来了。
    事实上,她远远的就听到了一些,此时正眼带笑意地看着自家夫君。
    张安世也对她笑道:“威国公好不好?”
    徐静怡则是稍稍蹙眉道:“我没什么见识,也不知好坏,就是会不会和父亲这魏国公容易混淆?”
    张安世一愣,这么—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算了,算了。”张安世最后道:“我也懒得去和陛下计较了,我是一个大气的人,反正威国公和魏国公都算一家人,爱混淆就混淆吧。”
    反正他的名声比他那泰山要糟糕,以后就好了,大家就都会说,这坏事是威国公做的,去找魏国公府算账。
    徐静怡笑着道:“这是大喜事,应该设宴呢不过夫君忙自己的吧,这事我来张罗就好。”
    张安世道:“嗯,有你办我就放心,只是你如今有孕,也不可多操劳”!”
    徐静怡笑盈盈地道:“不会,吩咐好了事情,自有下头的人将事情办妥当!我嫁过来的时候,也带了不少能干的人。我会注意的,夫君莫担心!
    张安世点了点头,随即却是想起了什么,突的道:“不对我想起来了,旨意里还说加食户,也没说是哪里的食户,不会骗我的吧,我再看看。”
    细细一看,果然语焉不详。
    这食户和食户可谓天壤之别,不说别的,一个匠户和一个民户区别就大的去了。匠人能增加经济利益,这民户说不准,还给你带来了一家子的嘴来。
    再者,还得看地方,若是南京城,那再好不过了,可若又是加在安南呢?
    安南也就算了,若加的是汉户也就罢了,可若是加的是他娘的一窝棚的当地土人呢?
    张安世越想越心惊。
    他一拍脑门,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