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用闲书成圣人 > 第771章 这路子,斗战胜佛?

第771章 这路子,斗战胜佛?(4/5)

去。

    菩萨问:你去哪?你真要去找如来说这事?

    孙悟空说:对啊,去就去,谁怕谁?

    菩萨说:冷静一点,我再给你想想办法。

    随后,就是:好菩萨,端坐莲台,运心三界,慧眼遥观,遍周宇宙,霎时间开口道:“悟空,你那师父顷刻之际,就有伤身之难,不久便来寻你。你只在此处,待我与唐僧说,教他还同你去取经,了成正果。”

    意思很简单,这点小事,就不要麻烦如来了。过段时间,唐僧遭难,自然就会知道你的重要性,我到时候再说句公道话,这个事情就这么抹过去了。

    随后,就发生了六耳猕猴打晕唐三藏,抢走包袱文牒的事情。

    真假美猴王的剧情也就此展开。

    ……

    陈洛拿着笔,脑中仔细过了一遍《西游记》的原着。

    其实如果刨除阴谋论的假设,原着中的说明很清晰,那就是所谓的六耳猕猴,无非是孙悟空生出的“二心”。

    五十八回的题目说的很清楚: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而在原着中,二猴前往灵山时,也写到“看那两个行者,飞云奔雾,打上西天。有诗为证: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

    而如来见到二猴前来,更是直接对周围的菩萨说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那这个二心,是什么时候分化出来的呢?

    乍一看,好像是突兀之间就冒出来,但是如果细细理一下时间线,当孙悟空找观音诉苦,观音查看唐僧祥晦的时候,说道“顷刻有难”,应当那个时候就发现了假悟空的痕迹。

    也就是说,假悟空是出现在孙悟空前往珞珈山之前。

    再看原文:大圣疼痛难忍,见师父更不回心,没奈何,只得又驾筋斗云,起在空中,忽然省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

    这里的用词,叫做“省悟”!

    就是这么一个念头生出,应当就是二心彻底分化,六耳猕猴出现的瞬间。

    再结合上面的猜测,陈洛定下了自己书写这一章的基本思路。

    首先,在这个世界的《西游记》中,六耳猕猴确实是孙悟空的恶念分身;

    其次,孙悟空并没有有意去策划这一出行动,而是被动应战,保全了书中的师徒之意。

    毕竟用阴谋论来看的话,就少了几分师徒情谊。

    重要的是,澹化了猿族与人族的关系。

    这可不行!

    书中还有前往地府寻找地藏王菩萨的桥段,这一处目前写不出来啊。

    那稍稍改一下吧!

    找道门吧!

    道门嫌麻烦,就没管这事。

    不过这么一写,六耳猕猴血脉应该是没有了!

    至于混世四猴的那剩下俩猴,也就是佛祖这么随口一提,本来就不会出现天道血脉。

    想想还是有点可惜!

    不过算了,之前妖族就再猜女儿国国王的身份呢,要是再给猿族送出大好处,那自己的风评就扭转不过来了。

    要警惕啊!

    ……

    陈洛下笔如飞,很快就写到故事的结尾——

    如来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此求经罢。”

    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

    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只是陈洛写到“汝亦坐莲台”这五个大字的时候,突然间脸色一变。

    他只感觉到自己那条万里佛门大道一阵震荡,在万里道的尽头,有一朵莲台缓缓浮现。

    “卧槽,这是怎么回事?”陈洛一愣。

    这走向,莫不是斗战胜佛要问世了?

    ……

    幽冥。

    “唉……”

    地藏如来的每一天,都是从一声叹息中开始。

    他望着面前猴里猴气的陈洛化身,只见对方头顶浮现了一道莲台虚影。

    “你急什么?”

    “才凝实九千里,现在就演化出如来莲台……”

    “唉……”

    “有一个好的本尊了不起啊……”

    “唉……”

    “当着我的面赶我,好悲伤……”

    “唉……”

    “罢了罢了,到时候你当如来,我退回去当菩萨……”

    “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