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自我怀疑了一路,直至跟着徐茵坐黄鱼车到达城北郊外,一座废弃的酒厂。
政府官员对她的印象一下好了许多,一听是开药厂,而且还是西药厂,大手一挥,就给她批了执照文书,省的她再跑一趟。
徐茵心说当然!这是姐在修真世界薅的羊毛,下次去薅还不知要等啥时候,姐自己都舍不得经常喝。看你小子一颗红心向着药厂、为了新药熬通宵,才舍得分你一口,珍惜吧!
吴安平还在意犹未尽:“先生,这是普通凉茶吗?感觉像是药茶。不知药材寻常否?若成本不高,可制成放在铺子里卖。又或者,等药厂开起来,批量制成茶包,我留洋时曾有幸喝过一款茶,便是用茶包冲泡的,茶香浓郁令人回味无穷、袖珍的茶包携带也很方便,不过显然不及先生您的这款茶让人提神醒脑……”
她拿到地以后,着手画起了厂房图纸。
洋灰就是水泥,因最先是从西方传入,虽然很快就有民间作坊模仿生产,并越做越大开成了水泥厂,但这个名字和洋布、洋钉、洋火、洋油一样,沿用了好几十年。
徐茵先前给庵里修缮时,就觉出这年代的水泥,牢固度不够好。
这次订购时,她与水泥厂的厂长交流了一番,提出了湿法水泥,以及回转窑的设计理念,厂长茅塞顿开。
不久后,水泥厂改良的湿法水泥让洋人也为之侧目,水泥厂拿到了生平第一批出口订单。
出于感激,他不肯收徐茵的这笔货款,相反还多送了她几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