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驴受伤的世界完成了(5.8K)

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驴受伤的世界完成了(5.8K)(3/4)

热门推荐:
   他们还发现在本土驴中,会出现一种light point的表型,简称lp表型。

    在这种表型下。

    mc1r基因的突变体在影响毛发的同时,还会影响pept1基因cds序列的扩增。

    这直接导致了驴毛杨氏弹性模量存在一个很奇怪的比例。

    例如相对湿度从0增大到100%的情况中,驴毛轴向肿胀仅有1%。

    而杨氏模量与切变模量的比值,却从217∶1减小到了 15∶1。

    除此以外,

    本土驴的毛发上还检测到了一种与高嫩度组存在225个差异代谢物的磷酸戊糖途径产物,这篇研究结果还上了自然的子刊。

    可惜的是....如今本土驴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因此几年下来。

    一直没有国内外的权威机构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很多东西也就没能有个准确的定论。

    其实类似的情况有不少,比如本土的黑毛猪、蟾蜍等等,都有很多未知的表型。

    想到这里。

    徐云不由看向裘生,问道:

    “老裘,你的意思是那种磷酸戊糖产物与豆渣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培养环境,从而引导了新种微生物的扩增?”

    裘生点了点头,肯定道:

    “没错,不过这只是一个明面上的反馈,具体的内在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我认为,眼下咱们有三件事要先做好。”

    徐云看了他一眼,问道:

    “哪三件事?”

    裘生立刻掰持起了手指,目光又看了眼一旁存放有培养基的箱子,说道:

    “首先嘛....就是新种扩增的分析了。”

    “目前3万u密度已经达到了自然增长的上限,已经没多少增长空间了,可这个数字离我们需要的理想值还有一定差异。”

    “所以咱们要尽快将磷酸戊糖产物的成分解析出来,掌握它的扩增技术。”

    “然后进行进一步扩增、灭活,最终才能考虑生产牙膏的问题。”

    说到这里。

    裘生不由环视了实验室一圈,深吸一口气,对徐云道:

    “而想要完成这一步,咱们这间实验室显然是没那能力的,必须向学校申请小分子探针才行。”

    小分子探针。

    这是近年来比较新兴的一种技术。

    它大概从2010年前后开始兴起,并且迅速引发起了一轮潮流。

    如今十多年过去,它依旧没有触及技术天花板,并且领域内的差异极大。

    比如普通的小分子探针技术普通医院就能做到,成本200块钱还能划医保卡。

    而最最高精尖的、能组成dna微阵列的小分子探针则高到离谱,全套成本不下千万。

    裘生所说的小分子探针差不多是kit那级别的设备,单次成本大概就要两三万了。

    这种设备必须要经过田良伟的批准才能使用,这间实验室内显然是不存在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

    属于科大的镇校之宝也说得过去。

    面对裘生的这个要求,徐云当即点了点头,继续道:

    “这事儿我记下了,我会去和老师那边联系的,第二件事呢?”

    裘生顿时表情一松,坐回到了座位上,对他道:

    “第二件事就是....那头驴的问题。”

    “这年头的本土驴也不太好找,哪怕是村镇下头的多半也都是杂交过的,毕竟当初国家可是引进了百万级别的巴基斯坦驴呢。”

    “所以那头驴的皮毛可以说极其珍贵,短期内甚至可以归类到‘孤本’的性质。”

    “所以咱们得想个方案,让它能定期产出一些毛发。”

    “反倒是豆渣那边比较容易,本就是该报废的物料,和他们说一声就能到手。”

    徐云亦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驴兄的出现给东苑餐厅带来了不少利润,加上豆渣本就是要拿去做肥料的废弃物,几乎没多少价值。

    因此这事儿连田良伟都不需要惊动,徐云自个儿就能把豆渣全部讨来。

    这样一来。

    从生产到废弃物回收,整个环节从头到尾就齐活儿了。

    没有一丁点浪费,堪称完美。

    只有驴兄受伤的世界完成了.jpg。

    随后徐云顿了顿,又问道:

    “那么最后一件事呢?”

    “最后一件啊......”

    裘生挠了挠头,在座位上伸了个懒腰,说道:

    “这事儿也不难,就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