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变故突生!(1.3万字更新!)

第二百六十七章 变故突生!(1.3万字更新!)(4/8)

热门推荐:


    哗——

    随着这一名词的出口。

    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吸气与议论声。

    有几位四十多岁的老社员更是猛然站起身,只见当中一人死死盯着菲茨亨利哈勒姆,问道:

    “太像了......这位同学,请问你和亚瑟亨利哈勒姆是什么关系?”

    腼腆男生脸色一红,有些局促的握着手,说道:

    “那是我的哥哥。”

    唰——

    得到答案的瞬间,现场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丁尼生。

    徐云和老汤、丹尼尔的脸上,亦是同时露出了恍然之色。

    难怪那位帕特里克亚当会说出今晚是六选一的话,原来根由就在这里......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大多数人都会遇到一个对自己人生轨迹有着深远影响的人。

    他可能帮助过你,也可能伤害、背刺过你。

    总之无论好坏,都主动或者被动的将你的人生、性格推向了某个方向。

    比如当初徐云遇到过的那位军人大哥。

    比如很多人可能受到的情伤。

    又比如丁尼生在大学时期遇到的那个男人.....

    亚瑟亨利哈勒姆。

    丁尼生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秀丽的风光,田园牧歌的情调,使他从小养成了浪漫诗人的气质。

    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后,他便结识了哈勒姆,史学家亨利哈勒姆的儿子。

    哈勒姆才华横溢,并且与丁尼生一见如故,两人很快成为了挚友。

    他们曾计划合出一本诗集,但这个计划受到了哈勒姆的父亲反对——因为这需要一大笔钱。

    最终丁尼生单独出版了这本诗集,而哈勒姆撰写了论现代诗歌的特征和丁尼生的抒情诗一文,公开赞扬好友的作品。

    这种毫无保留的对朋友的热爱,使丁尼生受到了极大的感动。

    再后来。

    哈勒姆与丁尼生的妹妹坠入爱河,这使得两个年轻人的友谊更加紧密了起来。

    然而天不遂人意,这门婚事又一次遭遇到了哈勒姆父亲的反对。

    为了缓和与父亲的关系,哈勒姆决定随父亲去欧陆旅行,希望找机会看看能不能说服父亲。

    不料旅途中突发脑溢血,于1833年9月在维也纳去世。

    自此之后。

    死亡这个词,成为了丁尼生诗歌中永恒的主题。

    这种感伤的旋律也反推着丁尼生,帮助他成为了维多利亚时期诗坛最受欢迎的人。

    古人说得好。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因此当哈勒姆唯一的弟弟考入剑桥大学后,丁尼生毫不犹豫的便将他推举进了面试晚宴。

    一位使徒社创办人的亲弟弟,另一位创办人一力保举的后辈......

    毫无疑问。

    他必然会占据一个入社名额。

    这种说法可以说是走后门,但徐云却没有多少不满:

    使徒社本就是人家哥哥创立的组织,亚瑟亨利哈勒姆如今人都死了二十多年,给人家弟弟一个入社名额完全可以理解。

    顶多就是自叹一声运气不好,有些非酋罢了。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菲茨亨利哈勒姆开始做起了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菲茨亨利哈勒姆,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现在是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一年级研究生......”

    菲茨亨利哈勒姆的自我介绍很简短,但却没有一人敢小看这位哈勒姆的弟弟。

    甚至不出意外的话......

    有丁尼生支持,等到罗塞蒂走读毕业,菲茨亨利哈勒姆还很可能成为使徒社的下一任社长。

    待菲茨亨利哈勒姆介绍完毕后,便轮到了帕特里克亚当带来的那个男生。

    接着是徐云右手的另一人、徐云自己、布鲁赫......

    过了大概小二十分钟。

    第一轮自我介绍完毕。

    在这轮自我介绍中,优势最大的无疑是菲茨亨利哈勒姆。

    这位“创二代”,占据一个最终名额已然板上钉钉。

    排在第二梯队的则是布鲁赫与另外一位名叫达里奥杜阿尔特的男青年。

    他们一个是小有名气的艺术家,另一个则是杜阿尔特勋爵的曾孙,符合使徒社‘优雅’的定义。

    至于徐云嘛......

    中规中矩吧。

    上辈子的阅历让他在整个过程中不至于紧张或者失态,但他刻意提及的与法拉第等人的交集,却也没有太勾引起那些前任社员们的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