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四百八十七章 隐藏的第二层地宫(继续九千字爆肝!!!)

第四百八十七章 隐藏的第二层地宫(继续九千字爆肝!!!)(3/6)

热门推荐:
,毕竟重力梯度仪不是透视镜,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梯度差来完成的测量。”

    “比如说三厘米的仙丹,梯度仪会对按照某个精度...比如说0.01毫米进行区间的梯度差探测,然后再收集梯度差,由电脑进行分析解读——这也是为什么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无法实时掌握具体信息的原因。”

    “所以我们目前只能判断出‘仙丹’的大小以及含有水银成分,至于具体是否完整....这恐怕就需要开启墓室后才能知道了。”

    姜成谷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

    “原来如此......”

    想来也是。

    如果重力梯度仪能够完整的分析出仙丹的保存程度......

    那么还叫啥梯度仪啊,直接叫重力透视机得了。

    随后姜成谷思索片刻,抬头看了眼天空,继续对徐云说道:

    “徐博士,那么仙丹的事情就先到这儿吧,咱们继续之前的讨论——墓室内除了仙丹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发现吗?”

    此时携带有重力梯度仪的无人机已经落地归位,现场看上去和普通遥感测绘无二。

    所以即便是被卫星拍到地面上的画面也没什么大问题,更不可能泄密。

    因此姜成谷倒也没急着让徐云把报告提交上去。

    而是在现场了解起了具体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发现。

    “除了仙丹嘛......”

    徐云将报告翻了一页,看着上头的结果说道:

    “除了仙丹之外,设备在高度疑似嘉靖帝棺的那具棺木内部,还扫出了一片0.068e量级的梯度差阴影。”

    “这片阴影大概两个巴掌大小,梯度分布均匀,带着非常明显的纯金反应——金是重力梯度仪测绘中反馈最高的物质之一,尤其是在地宫这种环境里头。”

    “另外在其余三具棺椁中,我们也分别发现了三座有纯金和宝石梯度反馈的帽子型物品。”

    “所以根据协助汇总数据的超算‘ssom’的判断......它们应该就是嘉靖的随葬帝冠,以及皇后的凤冠。”

    听到金翼帝冠和凤冠这两个词。

    姜成谷面色不变。

    不过心中却隐隐松了口气。

    虽然上头对于此次的永陵挖掘态度非常坚定,各种流程审批丝毫不拖沓,该给的支持力度也很大。

    但从消息公开后,主管部门也确实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一来是当年定陵惨剧的前车之鉴。

    二来则是担心永陵内部的文物保存情况并不乐观——毕竟当初的定陵内部可没太多积水。

    如今得知光是后殿中,便有‘仙丹’以及四具帝冠和凤冠存在的消息。

    那么无论最终结果怎么样,至少不会出现永陵挖开后找不到重要文物的窘境了。

    这显然是个好消息。

    同时后殿作为嘉靖皇帝和三位皇后的棺椁所在,内部的器物除了棺材之外并不多。

    因此几分钟后。

    徐云便把后殿的情况介绍完毕了。

    “接下来的探测情况是....哦,右配殿。”

    随后徐云将目光下移,介绍起了第二个被探测的墓室:

    “右配殿的面积大概是240平方米左右,比定陵的右配殿大了约莫20%,内部存放着不少物品。”

    “这些物品大概有40%有着明显的金属梯度差,剩下的则是一些大宗物件,比如说刀剑、泥俑等等。”

    “同时这些物品的位置极其无规律,朝向有横有竖,看起来应该是被积水打乱了原先的放置顺序。”

    “什么?右配殿居然有东西?”

    听到这句话。

    刚刚赶到徐云身边的童怀军顿时一愣,连忙追问道:

    “那么左配殿呢?”

    徐云将报告又翻了一页,目光在纸上停留了十来秒,很快给出了答桉:

    “童教授,根据检测结果来看.....左配殿中的物件虽然不如右配殿那么多,但密度也依旧可观。”

    “从梯度差上看应该也是灯具、泥俑之类的东西。”

    “总之无论是左配殿还是右配殿,内部都不可能存在大量的书籍——即便是用箱子封装的也不可能。”

    童怀军下意识张了张嘴。

    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作为一名专业的考古研究者,他如何不清楚徐云这番话的价值?

    此前曾经介绍过。

    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中,左右配殿都是空着的。

    一些人认为地宫的左右配殿是沿袭旧制,在明初是做为殉葬妃嫔的墓室使用,相当于紫禁城内廷东西六宫的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