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三十九章 又一位熟人(双倍最后一天,求月票!!)

第五百三十九章 又一位熟人(双倍最后一天,求月票!!)(4/6)

   “很美的画面,但是......韩立同志,这真的有可能吗?”

    韩立所说的情形孙俊人并不陌生,这其实就是雷达设计之初的完全体构想。

    但问题是.....

    科研不是科幻,不是说你想到某个情景就有能力去实现的。

    好比后世的曲率引擎。

    各种度规...也就是解都给你搞出来了,但是依旧八字没一撇...不,连万分之一撇都没呢。

    现在的雷达是什么情况呢?

    差不多就是大家电影里头看到的那种:

    仪表盘有根线跟小彩旗似的转啊转,然后显示出一个小点,再接着就没了。

    因此在听到徐云所说的描述后。

    孙俊人并没有太过惊喜,而是有些迷茫。

    他寻求的不是一个科幻般的方向,而是希望能看到实现的可能——不一定要详细的原理,但是一些技术思路总得有吧?

    但是就在孙俊人以为徐云也在给自己画饼的时候。

    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徐云的回答:

    “当然有可能。”

    孙俊人顿时一怔。

    片刻过后。

    他一脸错愕的抬起头,看向了徐云。

    徐云则有些费力的朝他竖起了一根食指,解释道:

    “只要能做到分辨复杂目标上的各个散射中心并对回波信号进行精细处理,从而推断目标的某些性质,那么就有机会做到这一步。”

    “比如飞机上的许多部件,像推进器、直升机水平旋翼、喷气机引擎以及坦克的履带、旋转天线等等。”

    “它们都会对目标的后向散射波产生调制,从而形成其多普勒副瓣作为识别的特征——这种调制信号在窄带和宽带波形中都可以被提取出来。”

    “这些数据再结合横向分辨力、多普勒频率以及多波段的综合分析,应该是能够达成更精细的目标的,也就是......”

    “二维雷达成像。”

    早先提及过。

    当雷达的距离分辨力足够高时。

    它就能分辨出一个复杂目标中不同的散射中心,并且给出目标的径向剖面图。

    然后从剖面图上,可以大致估计出目标在距离维的长度。

    这属于一维雷达成像,眼下这个时代已面世的雷达也都是这类技术。

    这种技术比低分辨率的电雷达要优质很多,能够得到目标散射点强度分布图。

    一般情况下。

    一台规格为1m距离分辨力的对空监视雷达在L波段可以得到7个较为稳定的剖面,可以区别螺旋桨式飞机和喷气飞机——然后就仅此而已了。

    所以在眼下这个时期。

    有很多雷达专家都认为前路已断,甚至有不少人就地转行了。

    比如英国第一台火控雷达的设计师维拉·拉尔森,在去年直接转型做了演员,72年的时候还被提名了奥斯卡,虽然没获奖......

    但徐云却很清楚。

    一维雷达成像,远远不是雷达的极限。

    在高信噪比、姿态角变化、多图分集合成等条件下。

    如果技术达标,二维雷达成像才是雷达真正的成熟期技术。

    如果说低分辨率雷达是2010年前的按键手机。

    那么一维雷达成像便相当于金立语音王和步步高音乐手机,属于过渡态产品。

    在时代的浪潮下。

    步步高音乐手机和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da la da la da’主题曲已经成为了时代的眼泪,金立语音王虽然还活着,但也早已退出了主流市场。

    二维雷达成像才是真正的智能手机,是iPhoe30....前景无限大。

    它还能通过飞机上下的颠簸来判断飞机载重,从而确定机体的运载当量。

    甚至.....

    更进一步。

    想到这里。

    徐云决定给孙俊人再画一个大饼,反正讨论的是前景又不是具体原理嘛:

    “孙工,我举个例子吧,咱们现在不是一直都想收复宝岛么?”

    “所以你不妨设想一下这种情景——某天宝岛的导弹发生了误射,三秒钟内便被我们的雷达锁定了型号、发射区域,计算出了它的轨迹和预计落点等所有信息。”

    “等它爆炸的时候,咱们的司号员已经在吹集结号了....咦,孙工,您怎么流口水了?”

    听到徐云最后这句话。

    呲熘——

    孙俊人飞快的将嘴角的哈喇子给吸了回去,双眼都放起了光。

    别看孙俊人是科研端的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