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两地联动,开始测算!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两地联动,开始测算!(5/6)

热门推荐:
    没办法。

    毕竟整个221厂有上万员工呢,总是会有一些碎嘴或者彼此看不顺眼的人存在。

    要是有本事的还好说。

    像老郭陆光达那种专家都受人尊敬,没人会诋毁他们。

    但如果是那种既不干活但又没成果的人,必然就会受到一些非议了。

    更关键的是.....

    现场的这些人都是气象领域的从业者,在相关方面从业了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

    从他们的‘道心’出发,也绝不愿意见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到头来没有任何用处。

    因此这是一场自我雪耻的战斗,也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如果惧怕担责任,他们压根连基地的大门都不会踏进来。

    众多同事沉默但坚定的选择很快也感染了台上的叶笃正,只见他勐然一拍桌子:

    “好!很好!都是好样的!”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里,那么今晚咱们就好好的算上一场!”

    说着。

    叶笃正又拍了拍面前的文件,快速说道:

    “各位同志,大家应该都知道,气象数据存在很强的时效性。”

    “所以现在我们长话短说,请小组长们上前认领各自需要计算的文档吧。”

    “首先是第一组......”

    随后在陶诗言和几位组长的协助下。

    这些文件被快速下发到了每个人的手中。

    接着短短五分钟不到。

    帐篷内便响起了刷刷刷的笔算和噼里啪啦的算盘声。

    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叶笃正这次同样也亲自下场进行了计算,并且负责的是最复杂的涡度场。

    涡度。

    这是和散度是差不多用处的概念。

    不过散度描的是述气流的离散程度,一般正值为气流辐散,负值气流辐合。

    而涡度有绝对涡度和相对涡度之分。

    它们的关系可以通过【绝对涡度=相对涡度+2Ω】(其中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来计算。

    这部分计算是叶笃正主动申请下来的,毕竟.....

    在之前的计算过程中,他就曾经在三维空间流体方面栽了个跟头。

    当时他将笛卡尔坐标系转化为曲面坐标,将连续方程拆分成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分别计算。

    同时在痕量物质方面依据雷诺分解,把瞬时浓度分解为了均值项和湍流项。

    但后来实际情况证明他的思路是错误的,他低估了垂直梯度的实际变动量。

    换而言之.....

    他必须要重新设计出一个模型。

    想到这里。

    叶笃正先在算纸上写下了一个方程:

    Du/Dt=??(p/ρ)+v?2u

    这是很有名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提出于一百多年前,属于一个描述流体情况的方程组。

    其中的斯托克斯想必有些同学会感觉眼熟——没错,这个斯托克斯就是1850副本中徐云的便宜导师......

    它关于u的边界条件是 u=0。

    接着叶笃正很快又写道:

    δT=(?T/?t)δt+(?T/?x)δx+…

    δx=uxδt,进而

    DT/Dt=?T?t+ux?T?x+uy?T?y+uz?T?z=?T?t+(u??)T.......

    DA/Dt=?A?t+(u??)A.....

    所以okes方程可以改写为:

    Du/Dt=?u?t+(u??)u=??(p/ρ)+v?2u。

    写到这里。

    叶笃正不由笔尖一顿。

    上头这部分推导是他在前些天想出来的优化形式,弥补了自己原先思路的不足。

    但是.....

    到了变式后的这一步。

    叶笃正就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了。

    没错。

    不是计算或者推导不出哪个数值。

    而是不知道该怎么推导了。

    为此他还请教过首都的竺可桢老先生,但即便是竺老也没什么办法。

    竺老只是给出了一个考虑非线性项的想法,但叶笃正总感觉这样算有点问题。

    而就在叶笃正一筹莫展之际。

    不知道为什么,叶笃正忽然感觉自己的耳边有些异样。

    怎么说呢.......

    仿佛有人在对着自己的耳边吹风?

    于是叶笃正下意识转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