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四十三章 雷达初显威(上)

第五百四十三章 雷达初显威(上)(5/6)

热门推荐:
分给了当年的156项目。

    五院用这个手摇计算机算一条从导弹起飞积分到关机弹道,时间上差不多需要2个月——这还是没有变轨能力的导弹。

    另外「飞鱼」牌手摇计算机由于比德国进口的精密许多,看起来娇小的如同一个女孩子。

    因此它还被二机部取了个某个作者听起来很不爽的绰号:

    鱼娘。

    总而言之。

    到了这一步,就彻底没徐云啥事儿了——如果讨论笔算和心算能力,他恐怕还比不上这个年代的众多前辈呢。

    因此他便在一旁独自等起了结果,乔彩虹则与几位副业队员们一起帮忙赶起了蚊子。

    ........

    过了半个小时。

    上午待了一会儿便去继续研究项目的老郭下了班,带着蔡少辉从课题组匆匆赶到了现场。

    也不知道是不是徐云的错觉。

    他总感觉老郭咳嗽的频率比之前高了许多......

    一个小时后。

    一份最终报告交到了叶笃正的手上。

    不过叶笃正并没急着就去找老郭进行汇报,而是与陶诗言随机抽检了几个环节进行起了验证。

    待核验无误后。

    叶笃正方才拿着报告快步来到了老郭身边。

    「郭工,程工。」

    叶笃正先是对老郭打了个招呼,又扫了眼老郭身边一直待在现场的程开甲,表情严肃的说道:

    「幸不辱命,全新一批的天气预测结果出炉了。」

    「这份结果经过了我和陶诗言同志的复验,在数学上不存在任何的错漏。」

    老郭脸色不变,但拿着公文包的左手还是隐隐加了几分力气。

    看得出来,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叶主任,上头都推导出了什么?」

    叶笃正闻言深吸一口气,翻开手中的文稿,介绍道:

    「郭工,程工,首先我想要强调一件事。」

    「那就是我们的气象数据收集开始于12个小时之前,不过由于效率问题,直到刚刚才出了结果。」

    「也就是说.....在我们推导出的这份结果中,其实包括了过去十二个小时的天气预测情况。」

    老郭闻言点了点头。

    这句话倒是不难理解。

    按照他们事先的安排。

    那台气象多普勒雷达每隔20分钟会收集一次数据,数据经过过滤传到首都计算机所,再由计算机所处理成参数场后送回基地,由叶笃正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计算。

    如此反反复复,过程一直持续了十多个小时,接近半天好说了。

    虽然由于计算效率的问题,这些数据没办法瞬时或者短时得出结果。

    但这个情况并不影响过去十几个小时的气象预测结果客观存在——只是它们失去了时效性罢了。

    不过从参考角度来说。

    过去这12个小时的天气情况,倒是能对推导结果进行一定的验证。

    好比某人寄了封猜测未来半年时局的信,由于各种原因送到收件人手里的时候已

    经过去一年了。

    这封信虽然失去了传递信息的意义,但却可以来验证写信人对时局的判断和眼光是否正确。

    想到这里。

    老郭不由看了眼叶笃正,思索片刻,对他问道:

    「叶主任,报告上有关过去这12个小时的预测结果是怎么样的?」

    叶笃正将文件朝他翻了个面,露出了上头的内容,介绍道:

    「郭工,您看。」

    「根据预测结果显示,过去12个小时内降雨粒子的多普勒反馈较少,所以整个金银滩草原上都不会有降雨出现。」

    「但垂直起沙效率较高,气溶胶的长直向量呈现区域性分布,垂直判别变量非常明显。」

    「所以根据数据拟合,我们判断可能会在中午11点到13点间,出现小强度沙尘的西北风。」

    老郭静静听完叶笃正的介绍,立马看向了一旁的周材,对他问道:

    「周助理,草原今天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

    周材作为基地的厂长助理,当日的气象情况属于他每天必须跟进汇总的数据。

    在数据化沟通尚未出现的眼下这个时期,他拿到整体气象情况的时间甚至要早于叶笃正和陶诗言。

    听到老郭这番问话。

    周材立刻取出了一个小本子翻动了几页,快速说道:

    「过去十二小时草原上确实没有降雨记录....准确来说整个海晏县都没有,倒是边上的湟源县下了一场小雨,持续时间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