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极限警戒 > 1729节 满门奸佞?

1729节 满门奸佞?(1/2)

    见天子要大礼参拜的,这是自从有皇帝这个职位以来,就定下的规矩。
    当然,历史上也有见皇帝可以不跪拜的,那种人无一不是朝中权臣,把持朝柄,甚至可说随时能对皇帝取而代之!
    曹操,司马家族之流,就是这类的典范。
    沈约入乡随俗,对赵佶总算拱手表示下恭敬,但落在群臣眼中,着实是大不敬的罪名。
    有人错愕、有人摇头,有人目光闪动,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赵佶不以为意,微笑道,“沈先生不必多礼,来人,给沈先生设座。”
    有宫人搬来椅子放在沈约的身侧。
    众人又是惊错。
    如今在揽秀轩,着实有白发苍苍的人物,但自入此间,只有赵佶坐着,那些人年纪再大,也要站着。
    不让你跪着就是给你开恩了。
    可赵佶居然让沈约坐下?
    一个看似寻常的举动,落在所有人的眼中,却有着不寻常的信号。
    往好了说,这是天子求贤若渴,往糟糕来说,那就是在赵佶眼中,你们这些朝臣都是垃圾,不然天子为何不对你们礼让?
    沈约沉默下,好像忘记了华夏尊老爱幼的让座美德,缓缓坐下。
    赵佶随即开门见山,“今日请沈先生前来,只为一事,金人因张觉一事,对我大宋宣战。”
    群臣暂时放下了沈约的不礼貌,各个忧心忡忡,如丧考妣的模样。
    有的时候,气氛一致很是重要。
    “听刘节度使言及,曾对沈先生提到了张觉一事?”赵佶说话缓慢,显然每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
    沈约点点头,早看到刘延庆也在群臣之列,不过面圣时位置处于中间。
    见沈约望来,刘延庆露出个笑容,可见群臣都看向他,有人露出鄙夷之意,又不由低头。
    沈约将众人的表情看到眼中,暗想金人发兵,正常来讲,对策自然是御敌国门之外,你们方才吵的面红耳赤,恐怕想和谈的居多。
    可赵佶呢?他想战想和?
    从正常人的角度,赵佶受过十年苦,如今得以重来,当然是要浴血奋战,死磕到底,可沈约并不这么认为。
    人岂是那么好转变的?
    多少立志的人,倒在安逸之前!多少数月前就准备复习、考个好成绩的考生,直到考前的前几天才临时抱佛脚?
    决心不是有了就能达成的。
    “圣上的意思是?”沈约倒不着急表露观点。
    赵佶环望群臣,缓缓道:“张觉虽降我大宋,可王安中终究将张觉头颅送至金人,此事可说告一段落。金人以此由出兵,十分无理。”
    一言落,众人神色各异,尤其其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
    那老者佝偻着背,看起来行走都难,他身旁一人长的着实算是俊俏,在老者身旁扶着那老者。
    从肢体语言看来,两人的关系很是亲近。
    赵佶缓声又道,“朕今日召集群臣以及沈先生来此,就是商议如何应对金人一事。不知道……沈先生有何高见?”
    沈约笑笑,“不才从未得入朝廷,对国家大事着实不懂,圣上何不问问群臣的意见?”
    赵佶微有皱眉。
    沈约突然伸手指道,“那老先生站立难稳,看起来很是辛苦,圣上皇恩浩荡,泽被天下,赐他一个座位如何?”
    他指的正是那白发苍苍的老者。
    话音落,有人喜悦,有人皱眉。
    赵佶目光微凝,淡然道,“还不设座?”
    宫人有些意外,片刻后,才知道赵佶是要赐座给那老者。
    那老者颇为意外,向沈约望了眼,嘶哑着嗓子对赵佶道:“谢主隆恩。”他坐下来后,终露出丝笑容。
    沈约问道,“圣上,还不知道这位大人是哪个?”
    众人惊诧,显然是因为沈约的无知。
    赵佶却不意外,介绍道,“此为蔡京,曾四度入朝为相。如今闲居在家,朕本让使相蔡攸前来,使相有恙,朕这才……请其父蔡京入朝。对了,他身边的是他的五子,名叫蔡鞗,朕曾经给先生提及过此人,眼下为宣和殿待制。”
    沈约见那老者果然是蔡京,倒不出意外,也知道赵佶的言下之意。
    赵佶并没有一棍子打死六贼,对于蔡京,赵佶自然是喜怒参半,这毕竟是赵佶有共同语言的人。
    若非赵佶喜欢,蔡京如何会四度为相?
    你会让你不喜欢的人反复出现在你面前?
    但赵佶也知道这个蔡京在关键的时候作用不大。
    蔡京最终的结局是死路。
    可蔡京哪怕死,也终究无法改变北宋覆灭的结局。
    这多半让赵佶会产生一种矛盾,既然杀了蔡京无用,那留着蔡京或许能发挥些余热,毕竟对赵佶而言,眼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