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鉴宝狂少 > 第171章 墨梅图

第171章 墨梅图(1/2)

    接到孟宪国的电话,陆飞准备前往古玩城,出门正好遇到闲着蛋疼的小奶狗和王小幺,干脆一同前往。
    到了草堂,聚宝阁门前一大群人把孟宪国和一对少年男女围在中间。
    外围的都是游客,最里边七八个老头指指点点的都是附近店铺的老板和坐柜。
    陆飞意外的发现,锦城博物馆馆长马国辉和考古顾问吕梁也在其中。
    今天是周末,马国辉和吕梁闲来无事逛草堂,顺便捡漏。
    转了一圈像样的物件没看到,却发现陆飞的聚宝阁开门营业了。
    这二人可知道陆飞的本事,也想看看陆飞的店铺是个什么样子。
    刚走到门口,孟宪国陪着一对儿少年男女走了出来。
    这二人本来想出手一幅画,结果孟宪国看不准打电话给了陆飞。
    可陆飞迟迟不到,这二人实在等不起了准备告辞。
    一听说有幅画要出手,马国辉立马来了兴致。
    自报家门之后,少年当场让马国辉上手,这一来二去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们。
    马国辉把画轴展开看了看立马皱起了眉头。
    这是一幅《墨梅图》,纵三十二公分,横五十公分左右。
    纸张是澄心堂纸,颜色已经发暗泛黄。
    画面是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
    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
    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划出来。
    上方空白处题《咏梅诗》一首:“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旁题字“元章”,另外还有六方鉴赏印章。
    这个“元章”可不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而是元末明初著名画家王冕,字元章。
    看到这幅画,马国辉头都大了,拿起放大镜一寸一寸的仔细打量起来。
    可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毛病,这幅墨梅图无论是画功或是神韵,都是典型的王冕风格,就连纸张都无可挑剔。
    但就是这样完美的画作,马国辉却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它是真迹。
    原因是,这幅画的真迹被人把画纸剖开三份,也就是说,这幅画的真迹一共有三幅,除了墨色的深浅,每一幅都是一模一样。
    这三幅真迹《墨梅图》分别藏于宝岛故博和天都故博,那是绝对不可能流传在外面的了。
    可眼前这幅《墨梅图》却找不到任何瑕疵,这他妈太邪性了。
    这时围观的店铺老板们争先恐后的问道。
    “马馆长,您怎么看这幅画?”
    马国辉尴尬的摇了摇头说道。
    “呵呵,这幅画我也看不懂。”
    看不懂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意思就是不真,属于业内行话,干这一行的都明白。
    听马国辉这么说,那些门店老板们也赞同起来。
    “对嘛!”
    “这小伙子也来过我们七宝斋,我也说这幅画是高仿的,可他就是不信啊!”
    “行内都知道《墨梅图》一分为三,三幅真迹都收藏在两家故博,这世上绝对不会再有第四幅真迹出现了。”
    孟宪国闻听也是长出了一口气,多亏了自己没私自做主把这幅画收下,要不然可就亏惨了。
    那少年闻听不服气。
    “这怎么可能是高仿的呀,这幅画在我们家都几十年了,我爷爷一直视如珍宝,绝对不可能有假。”
    马国辉笑着说道。
    “小伙子你不要着急,你这幅画就算是高仿的也是精品中的精品,我出五万块钱收下来,你看怎么样?”
    “不行,这明明就是真迹,少于五十万我绝对不会出手的。”
    “呵呵,我最多出六万,你要不肯出手那我只好放弃了。”马国辉说道。
    少年有些激动的说道。
    “我还是那句话,低于五十万不卖。”
    “在场的老少爷们儿有没有识货的,这可是真正的古董画,五十万出手,要是没人买我就告辞了。”
    “我看这幅画还不错,五十万我收了,老孟,给这位兄弟转账签合同。”
    “陆飞?”
    “你小子咋才来呀!”孟宪国问道。
    “嘿嘿,我来一会儿了,一只都在外边看着呢。”
    马国辉跟陆飞握手道。
    “小飞,我来你们聚宝阁参观,你小子不会不欢迎吧。”
    “马馆长哪里话,我这最好的茶叶管够喝。”
    “哈哈,那就好。”
    “对了,你要买这幅画?”马国辉问道。
    “是啊,有什么问题吗?”陆飞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