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鉴宝狂少 > 第503章 火铳

第503章 火铳(1/2)

    陆飞和高远下到左耳室,打开第一只铜皮箱子,里面就装满了竹篓桶装的普洱茶饼。
    竹篓封纸上标注的封存日期为洪武二十九年六月初三,距今已有八百年。
    八百年的陈年老普洱,听上去能吓死个人。
    目前神州陈年普洱的最高成交价是福元昌号的两千三百万一桶。
    那一桶只有四只茶饼,年份刚好是一百年,被人们视为神州茶王。
    那个是百年陈茶,而面前的年份足有八百年。
    两相比较,那个所谓的茶王,简直就是小米渣,当小弟的资格都没有。
    而这仅仅是眼前这些普洱茶的价值之一。
    这些茶还有更牛逼的一点,那就是出自“鸿福号。”
    这个鸿福号可就太牛逼了。
    南宋嘉定二年,云南茶商陈鸿福开创了鸿福号茶行,全心全意制作一种好茶,那就是普洱。
    直到满清入关,鸿福号得罪了平西王吴三桂,为了活命,鸿福号分崩离析这才退出历史舞台。
    这期间四百多年的历史,鸿福号可谓是名冠神州。
    特别是在明朝的时候,鸿福号名声达到了顶峰。
    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只要喝普洱,必须鸿福号专供,别家的根本不屑一顾。
    鸿福号的普洱分为“天地人和”四个等级。
    每一个大等又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小等。
    无论哪个等级,普通的老百姓都喝不起。
    据民间传说,洪武时期鸿福号的地字号的普洱茶就是一两茶叶一两金。
    至于天字号的,就算达官贵族都不一定能喝得到。
    而陆飞面前的箱子内,清一色都是天字甲等最牛逼的存在。
    后来的三宝太监下西洋,拿着鸿福号喂猪的下脚料茶叶沫子到东南亚招摇撞骗,更是吸金无数。
    在如今普洱界,当年的鸿福号同样是威名赫赫的存在。
    陆飞可以肯定,要是把这里面的茶饼拿出去拍卖的话,分分钟九位数字,还他妈得打破脑袋疯抢。
    所以高远说玩大了一点儿都不为过。
    这次还真是玩大发了。
    有这一箱子普洱茶,这趟绝对千值万值。
    震惊过后,陆飞二人把竹篓一只只拎出来过数。
    一只竹篓里面是七只茶饼,一层是三排二十四篓,一共上下两层,一整箱就是四十八篓之多。
    陆飞掂了一下,一篓的重量在五斤左右,这一箱就是两百四十多斤,太牛逼了。
    陆飞打开一篓,拆开包装看了看茶饼的品质。
    陆飞对普洱茶并不陌生,一看便知这些茶饼采用优良的大叶种普洱茶菁,条索清晰,油光淡薄,茶气强烈,绝对是极品中的极品。
    用指甲盖挖下来一点儿放进口中咀嚼,微苦中带有回甘,满口生香味道好极了。
    “高大哥,这茶叶真不错,回去咱们天天用他煮茶叶蛋。”
    “又臭贫是吧,赶紧看看其他箱子是什么,这么多箱子,转移下山也是功夫了,不要耽误时间。”
    挨个把箱子打开,哥俩儿完全惊呆了,竟然全都是鸿福号同一款儿普洱茶。
    尼玛!
    这么多,就算煮一辈子茶叶蛋也消耗不完啊!
    发大财啦!
    全都检查完毕,两人不敢耽误,用安全绳把箱子捆扎好,让上边的高猛马腾云依次拎上去,马上分批转移下山。
    三十六只箱子全都运上去,用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
    那边往山下运送,陆飞和高远仔细检查,确定这个耳室再无其他收获,原地抽支烟休息一下,绕过主墓室来到右耳室。
    右耳室跟左耳室大小相同,来到这里面,陆飞顿时大失所望。
    这里面摆放的都是兵器。
    单刀,长矛,钩镰枪,盔甲等等,虽然这东西拿出去也是价值不菲,但陆飞却提不起丝毫兴趣。
    这些武器锈迹斑斑,质量更是垃圾。
    锦城老家中明朝厂卫的绣春刀,燧发枪等等多的伤心,跟那些比较,这里的都是垃圾。
    东西价值一般,而且极为笨重,陆飞真是不屑一顾。
    正准备离开的时候,陆飞却在紧里边见到了稀罕物件。
    火铳!
    走过去上手看了看,陆飞顿时眼睛一亮。
    这里面摆放着两只单眼火铳。
    长度约一米左右,就是一根铁管,尾部一尺左右的位置有个管箍之类的东东,上边有个小孔作为引信。
    用的时候把火药从前端的管口填充,再倒入枪沙,这边从这个小孔点燃引信,轰一下弹珠齐飞,十步之内取人性命,再远了完全不好使。
    这东西极为稀罕,各大博物馆后期的三眼火铳倒是不少,单眼的还真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