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鉴宝狂少 > 第684章 厂卫

第684章 厂卫(1/2)

    账簿夹层做的相当高明,可谓是费尽心思。
    可是在陆飞面前,这点儿小伎俩还完全不够看。
    用湿毛巾将封面阴湿,这一步是为了防止封裱的时候被胶水粘连。
    要是那样,勉强剥开很容易把上面的字体弄坏。
    阴湿之后,陆飞又稍作等待,确保万无一失,这才用小刀进行剥离。
    澄心堂纸,陆飞都能剖开六层。
    这种装裱的夹层,对陆飞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
    一根烟儿功夫,费尽心思制作的夹层就被陆飞剥离开来。
    里面的纸张不算大,比烟盒稍微大了一点点。
    纸张同为澄心堂纸,颜色暗黄。
    从氧化的程度来分析,应该是明朝晚期的纸张。
    这一面应该是背面,没有任何字体。
    陆飞把封面反过来,再次如法炮制进行剥离。
    两分钟后,暗黄色的澄心堂纸完整的剥离开来。
    用镊子牵住纸张的一角,把这张纸翻了过来。
    当看清楚上面的画面的时候,陆飞霍然站起惊叫出声。
    “活见鬼!”
    “这怎么可能?”
    能让陆飞如此失态的情况不多,但这次,陆飞却是控制不住自己了。
    因为纸张上画的东西,实在太邪性了。
    这上边的图案,陆飞曾经见过。
    卧牛松,回天观。
    这上边的图案,几乎跟十龙宝玺中的影像如出一辙。
    只不过这个是实体画,画面比影像要更为清晰。
    而且标注的藏宝位置都是一模一样。
    只不过宝玺影像中是一个红点儿,而这张图上,标注的是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
    大旗上赫然写着两个楷书繁体大字“厂卫。”
    咝——
    厂卫?
    张献忠宝藏?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厂卫是明朝晚期的一个特-务机构,由锦衣卫和西厂合并而成。
    永乐十八年十二月,明成祖朱棣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决定设立一个称为"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的新官署。
    命所宠信宦官担任首领,建立东厂还有监视锦衣卫的意图。
    东厂建立更深的背景是明代加强中-央集权。
    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其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成化十三年春正月,明宪宗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
    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这个机构"不特刺奸之权,薰灼中外,并东厂官校,亦得稽察"。
    其后虽因内阁大学士的"谏阻而罢",但至武宗时"西厂复设",形成东西"两厂对峙"的局面。
    更有甚者,未几又设立"内行厂",以大宦官"刘瑾躬自领之",东厂、西厂皆受监临,"逻卒四出,天下骚然"。
    明朝后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封建专制的皇权面临严重危机,明熹宗重用宦官魏忠贤,把神州历史上的宦官专权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魏忠贤在宫内选会武艺的宦官组成一支万人武装队伍,作为羽翼;在外收罗齐楚浙党为主的官吏作义子走卒,人称"阉党"。
    这就是厂卫的前身。
    文臣有崔呈秀等"五虎",武将有田尔耕等"五彪",还有"十孩儿"、"四十孙"等,"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徧置死党"。
    秉笔批红,掌握朝政,从首辅至百僚,都由他任意升迁削夺。
    他握有军权,可随意任免督、抚大臣;他也握有经济大权,派亲信太监总督京师和通州仓库,提督漕运河道,派税监四出搜括民财。"内外大权一归忠贤"。
    出门车仗,形同皇帝,所过之处,士大夫都跪在道旁高呼九千岁。
    阉党和无耻官吏还竞相在各地为他修建生祠,一祠耗银数万乃至数十万两,祠成后,地方官要春秋祭享,官、民入祠不拜者论死。
    魏忠贤专权时,厂卫特-务更是空前嚣张。
    依照规矩,厂卫不得离京。
    不过规矩是规矩,在九千岁魏忠贤眼中完全不好使。
    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和收纳天下钱财。
    魏忠贤在神州各地设立了四个厂卫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