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鉴宝狂少 > 第857章 冻顶乌龙

第857章 冻顶乌龙(1/2)

    倒数第二轮,在刘家哥俩的劝说下,家主刘建华终于同意派最重要的宝贝上场。
    可不管派哪一件宝物上场,前提是必须拿到先手权。
    若是先手权被陆飞拿到,刘建华这边只能被动应对。
    眼看抓阄又要开始,刘佩文对陆飞大声喊道。
    “陆飞,我们这边还有一件你意想不到的重宝,这一局敢不敢让我们先手,你来应对?”
    意想不到的重宝?
    听到这几个字,所有人都来了兴趣,集体把目光看向陆飞。
    在刘佩文期待的目光中,陆飞摇摇头,斩钉截铁的道出两个字。
    “不敢!”
    “噗”
    刘佩文本打算用激将法激陆飞,哪成想,人家根本不上当。
    刘佩文大失所望。
    “陆飞,你怂了?”
    “不!”
    “这跟怂不怂没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是抓阄,那就不能破坏。”
    “想要先手,那就看你的运气了。”陆飞说道。
    还别说,这一局刘家的运气还真不错,刘佩文当真拿到了先手权。
    这让刘家人信心大增,气势都比之前都要胜强百倍。
    刘佩文报出一个编号,不一会儿,一只长八十公分,宽六十公分,高五十公分的大箱子送到斗宝台。
    箱子来到台下,刘家两兄弟亲自将大箱子抬了上来。
    哥俩表情严肃,亲自上手抬箱子,里面的东西一定相当重要。
    想到这,老货们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眼巴巴的盯着箱子,眼神中满满的都是期待。
    箱子放下,刘建华眼角湿润,颤抖着抚摸箱子盖,最终咬咬牙,将一把钥匙交到刘佩文手中。
    刘佩文开锁将箱子打开。
    一瞬间,茶香四溢。
    台上所有人眼睛一亮,不约而同抽动鼻子。
    闻到这股茶香,人们的精神为之振奋,八万四千根毛孔完全打开,那感觉,舒服的不得了。
    箱子的特写镜头出现在大屏幕上,观众席上的人们这才看清楚。
    箱子里是十个边长二十公分左右的方形毛边纸包。
    纸包颜色泛黄,每一个纸包上都贴着封条,封条上墨迹虽然有些淡化,但字体依然清晰。
    从左至右,第一个纸包的封条上写的是“咸丰八年封。”
    接下来是“咸丰九年封。”
    “咸丰十年封”
    十个纸包封条上记录的全都是年份,而且没有重样的,从咸丰八年到同治年都有。
    观众席上的人们闻不到茶香,不明白纸包里装的是什么。
    但台上的孔繁龙众人可不淡定了。
    刘佩文手持话筒自豪的说道。
    “众所周知,宝岛十大名茶排名第一的是冻顶乌龙。”
    “但有好多人不明白冻顶乌龙的起源是什么。”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
    “咸丰五年,宝岛鹿谷乡,有一位叫林凤池的人前往福建应试,结果高中举人。”
    “林凤池返乡的时候,从武夷山带回来三十六株青心乌龙茶苗,种在麒麟谭冻顶山上,这就是冻顶乌龙的由来。”
    “两年后开始采摘制茶,林凤池发现,种在南坡的十二株茶苗,不但涨势比其他二十四株要好很多,味道也别具一格。”
    “经过半年的仔细观察,林凤池发现,这十二株茶苗的位置,刚好在冻顶山的入风口。”
    “不但通风条件良好,光照充足,而且早晚还能吸收麒麟谭的雾气。”
    “这就是口味独特的原因。”
    “从那以后,这十二株茶苗被重点照顾。”
    “这就是冻顶乌龙的十二株母树。”
    “十二株母树产量有限,价格极其昂贵,供不应求。”
    “即便是这样,林凤池也坚持每年存起来一包成品茶留作纪念。”
    “渐渐的,每年存起来一包茶,就成了林家的传统。”
    “这个传统坚持了一百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林家后人移民,将茶园售出为止。”
    “2000年,港岛苏富比秋拍上,曾经出现了两包母树存茶。”
    “年份分别是民国十一年和民国十二年。”
    “这两包乌龙茶,每包净重两百克,一共拍出了两千一百三十万的高价。”
    “随后几年,母树存茶价格飞升。”
    “12年,方世南先生在港岛收藏家顾永权先生手中,收了一包54年的母树存茶。”
    “当时那一包的成交价是两千两百万。”
    “这一点,我相信孔老和各位裁判应该都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