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鉴宝狂少 > 第1337章 染色料

第1337章 染色料(1/2)

    陆飞用湿纸巾在原石上比划几下,原本不依不饶的摊主瞬间秒怂。
    这神奇的一幕让小哥几个集体懵逼。
    离开之前的摊位,白子睿迫不及待的问道。
    “嗳嗳,你刚才给那孙子施了什么法咒?”
    “那货怎么突然转变了态度了?”
    看了看白子睿,陆飞一阵冷笑。
    “那货看我把证据找了出来,当然会转变态度。”
    “难不成,还要等着我当场揭发吗?”
    “证据?”
    “什么证据?”
    “那块儿石头难道是假的?”白子睿问道。
    “废话!”
    “那么大的料子,要真是籽料,早就被人们疯抢了。”
    “还轮得到你?”
    “你就是傻帽儿一个,还跟这儿装逼,真是丢人。”
    “我奉劝你,玉石价格昂贵,随便玩玩可以,千万不要认真。”
    “别看你有钱,像你这么装下去,用不了两年你丫就得去天桥要饭。”陆飞说道。
    “操!”
    “你小子说话怎么这么不中听?”
    “我就是玩玩,怎么可能认真?”
    “再说了,我可是有一些鉴定基础的呢!”
    “呸!”
    “你有个锤子基础!”
    “连最垃圾的染色料都分不清,你还好意思说你有基础?”
    “别给天都人丢脸了成吗?”陆飞鄙视的说道。
    “什么?”
    “你说那是染色料?”
    “怎么可能?”
    “我看着很自然啊!”白子睿不服气的说道。
    “自然个屁!”
    “摊主为什么不让我把纸巾翻过来?”
    “因为翻过来就露馅了,石头被纸巾已经擦掉色了。”
    陆飞这一说,白子睿顿时无语,小哥几个哈哈大笑,臊的老白满脸通红。
    “陆飞,那要怎么样辨别是不是籽料呢?”陈香问道。
    “辨别籽料其实也很简单。”
    “首先要来看看和田玉籽料的颜色。”
    “籽料在河床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在质地松软的地方就会沁上颜色,趁着有裂的地方就深入肌理。”
    “皮壳上颜色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这种颜色分布是大自然造成的,很难伪造,可以这种皮色分布来鉴定真假籽料。”
    “而且这种皮色很自然,随岁月增进愈显亲和力,招人喜爱。”
    “其次,和田籽料的皮色具有层次感。”
    “这是因为籽料的皮色是在原砾石表面慢慢形成的,受风化和水的解析作用以及大、小气候循环制约等因素影响。”
    “这种分阶段的影响,导致颜色是有层次地沁入玉内,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且呈渐变过渡状。”
    “另外,籽料皮色是全包裹、微透明。”
    “和田玉的成因造成了其外形呈浑圆状并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颜色常有枣红皮、秋梨皮等。”
    “浑圆状的仔料,皮色必然是全包裹的。”
    “皮呈微透明,像油脂一样光泽柔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醒目的特征。”
    “什么特征?”陈香问道。
    “出汗!”
    “出汗?”
    “石头也会出汗?”
    “不,不是石头本身出汗。”
    “而是籽料皮壳有无数类似于毛孔的细小缝隙。”
    “汗手的人握住料子两三分钟,手心上的水气会被皮壳吸收。”
    “等把手拿开,皮壳表面会有些湿润,颜色也更重一些。”
    “这就是所谓的出汗。”
    “当然,这种方法仅限于汗手。”
    “你是干手,你是体会不到了。”陆飞说道。
    “亲哥!”
    “你对陈香姐的手好了解啊!”
    “还了解什么?”
    “跟大家讲讲呗?”
    “滚!”
    陆飞和陈香异口同声喝到。
    “哦,好的!”
    “哈哈哈”
    笑过之后,白子睿问道。
    “那是不是大块儿的石头就一定不是籽料?”
    “当然不是!”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祖们就发现了玉。”
    “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满清结束,和田玉被称之为皇家之玉,普通老百姓严禁开采。”
    “如有违抗掉头之罪。”
    “过去不像现在雕刻那么简单,一件器物成型,需要消耗很多时间。”
    “短则半月一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