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巨星来了 > 第666章 最好的礼物

第666章 最好的礼物(1/3)

    杀青宴第二天,陈子昂和田晓生、李秋婷同行乘车离开影视城回市里。
    “陈总,你要临阵换男二号吗?”田晓生询问。
    他昨晚听到陈子昂和李凯说的话了,只是他那时一直在应酬,没空询问。
    后来宴会结束,大家都喝高了,他更没机会问陈子昂。
    直到现在,田晓生才有机会确认这事。
    这部电影,导演不仅是伯玉娱乐的人——田晓生,投资方也有伯玉娱乐参与。
    陈子昂真想换男二号,并不难。
    “没有的事,就跟李凯胡扯而已。”陈子昂安慰道。
    他知道,田晓生对现在的演员阵容挺满意的,不想换谁。
    “他说的话,你连标点符号都不要信。”李秋婷在一旁笑道。
    田晓生尴尬笑笑。
    陈子昂也不在意。
    李秋婷又开口,问陈子昂:“晓生的电影,我不演女一号,女二号也不用吗?”
    田晓生眼睛一亮。
    要是换上李秋婷,他一百个愿意啊。
    换李凯的话,李凯现在的片酬相对是很高的。
    李凯进驻剧组,那经费就得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李秋婷进就不一样了,带着老板光环,经费再怎么限制,也不会因为李秋婷的片酬而影响到。
    这部电影虽然是多方投资合作,但陈子昂和李秋婷的话语权还是最大的。
    除了伯玉娱乐投资,石子峰科技也参股,此外关妮儿和王登也通过公司或工作室形式参股。
    为什么不是个人参股?
    因为个人参股,到时候分红,税率很高。
    上班族工资薪酬累进税率为3-45,个体工商户累进税率则为5-35。
    导致很多人都是通过影视工作室、避税地注册等各种方式进行合法避税。
    关妮儿和王登有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自然不可能再以个人名义入股。
    陈子昂跟表姐李雨晴提过投资电影的事,李家并不感兴趣,倒是愿意让李雨晴去剧组混混看先。
    “不用,你忙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我跟你讲,还想分身?”陈子昂并不同意为了票房,再拉上李秋婷这么一个影后。
    王登一个影帝,就已经让这部电影处于更亏本的边缘了。
    李秋婷看向田晓生:“那你多加努力吧,王登是因为义气才参股和主演。”
    “嗯。”田晓生感觉身上的责任更加重大。
    王登要是拿纯片酬,以这部电影的经费,根本不够看,请不起上千万片酬的他。
    “拍电影,请你们这些大咖,那钱真是……用哗哗流水来形容都不够啊。”田晓生感叹。
    不说电影,先看电视剧领域,过去一年,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近250,一部成本1亿元的电视剧,明星就拿走6千万以上的片酬。
    很多电视剧制作成本披露显示,部分国内演员的片酬甚至已达到影视剧全部成本的50到80。
    “这个市场,越来越混乱。”陈子昂也深有感触。
    不少电视剧在选角时,即使导演、制片们明知观众看剧已经不再注重明星效益,但却为了能播出,依然会选择大牌。粉丝愿意为自己喜爱的明星买单,甚至连应援的花样都层出不穷。
    这不难理解市场为何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一些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小花”、“小鲜肉”,哪怕他们或许都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敬业。
    早在两年前,明星日益增长的片酬与影视的粗制滥造形成的对比太强烈,网友呼吁实行限酬令。
    而后,限酬令是出来了。
    有人为这个政策拍手叫好,认为严格遵守这个限酬令,明星的天价片酬就不会存在了。
    结果呢,限酬令根本行不通。
    血淋淋的事实告诉网友为何限酬令行不通:
    按照市场行情,小鲜肉可以拿到一个亿的片酬,可是限酬令规定只能拿5000万。怎么办?其实可以这样:小鲜肉只拿片酬5000万,然后让他当个监制或者导演,或者出个策划方案,将剩下的5000万以这个名义拿到手。
    演员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同样的,小鲜肉可以把一部分片酬以制作费的名义转嫁过去。比如签两份合同,一个是片酬,一个是其工作室的制作费。依着这个趋势,大量的艺人开始选择开工作室自己当老板。
    “因为限酬令的缘故,片酬太低,一些小鲜肉小花一时没办法,干脆就不演电视剧了,改去参加综艺节目。电视台不给高价格,那就去参加网络综艺。或者干脆去干别的,诸如拍广告之类。”李秋婷笑道,聊起来风轻云淡,她看不惯这个市场,又改变不了,只能冷眼旁观。
    “我们的综艺节目,他们来不了,来了也只能按照我们的合理市场价。”陈子昂说道,他没说自己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