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中年修道逍遥游 > 124 十枣汤

124 十枣汤(2/2)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活血的药,诸如血府逐瘀丸、逍遥丸,病人吃了也大多都会见效,所以古时医生有“凡一切疑难怪症,皆因血瘀而致”的说法;西医对此倒是没有很特效的药,如果病情不严重,会吩咐病人注意保持心情舒畅,等更年期过去,这病就好了。
    大家又讨论了半天,也再没有什么新的提法了,杨师兄眉头还在皱着,徐亮知道他还在沉思。看到大家的讨论的声音慢慢轻了下来,都把目光慢慢转向杨坤生。徐亮作为师弟,也感觉到了压力。
    徐亮赶快拿处方纸写了两个字,递给师兄。杨坤生正在头痛,一眼看到了纸上那两个大字,“悬饮”。他眉头又紧皱了一下,然后又很快松弛了下来。
    “悬饮”是四饮之一。饮邪停留胁肋部而见咳唾引痛的病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证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心下痞硬胀满,或兼干呕、短气,头痛目眩。
    这是徐亮刚才紧急回想背过的所有典籍里面比较贴近的一种病。在祖师爷的《行医札记》里也有一段类似的记载。悬饮就是胸水,病人坐起来的时候,胸水下坠,整个人和常人无异;可一躺下,胸水倒流,堵住了气管,当然会呼吸不畅。
    这种病极少见的,杨坤生也没见过,但他懂,一看到徐亮写的那两个字,他马上就恍然大悟了。他立马站起来说,“走,再去看看”
    几个人又进了病房。杨坤生俯下身子,伸手按在病人胸肋处的一个位置,道:“疼不疼?”
    中年妇女道:“不疼!”
    “现在吸气!”杨坤生说着,过了十秒,又道:“呼气!感觉怎么样?”
    中年妇女道:“稍稍有一点疼!”
    杨坤生又连续换了几个位置,让中年妇女不断吸气呼气,一边仔细听着对方胸腔内的动静,最后道:“张嘴!”
    中年妇女张开嘴,杨坤生看了一下舌苔,再凑近听了一下,发现喉咙里汩汩有声,犹如水在里面流动。
    “好了!”杨坤生示意对方可以合上嘴了,然后道:“您放心,这个病不难治,两三天就可以出院了”
    转过身,杨坤生也不和大家商议了,直接给徐亮说,“记”。徐亮像一个称职的学生一样,迅速的记录下杨坤生的诊断“证:悬饮;方:加量十枣汤!先煎一副,病人热服,两个小时后再服一副!”
    有两个大夫还在疑惑,杨坤生多解释了一句,“饮悬在喉间,坐起来就往下坠落,躺下就倒流,堵塞气管肺窍,所以才能坐不能躺!”经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恍然大悟。
    药房的人早就候在一边的,拿到方子马上就去煎药了。几个医生也不着急走,大家又凑到会议室里闲聊等待。
    这时,杨坤生正式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徐亮。说是师父的关门弟子,虽然年轻,但师父的医术也学了六七成了,把他狠狠的夸了半天。
    经过这事,徐亮对师兄更加尊重了。老一辈的人人品都是不用说的。就像今天这事,杨坤生一点没有隐瞒,坦诚的说自己是在小师弟的提醒下才下的判断的。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尤其是像他这样的医术大家。
    两个小时后,第二幅汤药喝下。几人又过去给病人做检查。
    十枣汤是逐水的经典方剂,两剂加量服下后,病人喉间的汩汩声就已经几乎不可闻。杨坤生这才放了心,看来是极为对症啊。
    “好了,您再躺下试试!”杨坤生道。
    中年妇女小心翼翼躺下,等了有一分多钟,也没有觉得气闷气短,更没有头晕目眩,就惊喜道:“好了,好了,我的病好了。”最近她可是快被这个病折磨死了,再累再困,都不敢躺,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躺倒就离开人世。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