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谍涯无痕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接头胡琴店

第二百四十七章 接头胡琴店(1/2)

    “不,二哥,俺不能忘了本分。若是称呼习惯了,改不过口来,让外人笑话。”闫素娥道。
    “那好吧,随你,反正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亲嫂子。”林创道。
    “二哥,别这么说,俺心里已经记住你的好了。”闫素娥感激地说道。
    林创明白,她指的是自己成全了她和胖子好事的事。
    “小娥,咱不说这事了。你们就踏实住着,我一个人方便,我先去住几宿旅馆,赶明儿在附近租个房子。”
    吴良策感伤了一阵,终觉兄弟感情再好,也有分开一日,又听林创这么一说,当即说道:“别,我和小娥去住酒店,租房也是我们去租,你和小瑜就别分开了。”
    “行,我看行,小宅,就依胖子吧。”林创还没有说什么,田碧瑜抢先表了态。
    林创看了她一眼,心道:“这女人还真是一点都不知道客气。”
    “好吧,就这么办。胖子,房子可别找太远,你要是炖个鸡呀肉啊,我和小瑜也好凑个热闹。”林创只好说道。
    “放心吧,少不了你的。”吴良策道。
    ……
    吃过午饭,吴良策和闫素娥走了,林创也回到自己院子里睡了一会儿。
    一觉睡到自然醒,看看表已经三点半了,赶紧起来洗把脸,出门直奔洪武街而去。
    他昨天就看到了那则寻人启示,根据梅山与他的约定,他必须今天下午五点之前到珍珠桥西一家胡琴店接头。如果接头不成功,则必须在次日下午同一时间再次接头。
    洪武街在鸡鹅巷北边,是一条东西大街。
    林创溜溜达达,做出闲逛的样子,往珍珠桥走去。
    边走边观察,他已经发现了扮作算卦道士的李洪林,也看到了扮作卖烟小贩的刘二猛,却没有发现易莲花。
    林创走向刘二猛,掏出钱递给他:“来包三炮台。”
    刘二猛接过钱,从挂在胸前的木制烟盒里拿出一包三炮台递给林创。
    “你们一路顺利吧?”林创撕开烟,点上,四下看了看,见周围没人注意,小声问道。
    “顺利。公子,我们已经租好了房子,已经住下了。”刘二猛低声回道。
    “好,让你师姐今天晚上十点去找我。”林创道。
    “是。”刘二猛答道。
    说完这句话,林创转身走了。
    他没有说自己家的地址,他相信,易莲花肯定早就知道了自己的住处,只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命令,所以不敢露面而已。
    ……
    珍珠桥西,有一家“江氏胡琴店”。
    林创走到店前,看了看招牌,发现漆都是新的,可以断定,这家店是新开的。
    走进店去,发现店里只有两个男人,一个三十多岁,正在往一把胡琴上面箍蛇皮,另一个年轻人,则在烤制竹筒。
    除了这两人,一个顾客都没有。
    再打量店的设置,见店分内外,里外间有一道门隔开。
    外间墙上挂了几只已经成品的胡琴,林创认得,这是京胡。另外,还有弓子、马尾、竹筒等,另有两节货柜,盛放的都是松香、琴弦等。
    里间的门关着,看不清里边的情况,想来就是二人的卧房或者库房等。
    打量了一番,林创心道:“可见组织上多穷了,徐涛开的是杂货铺,用不了多少本钱。这个胡琴店更好,直接就用上了手艺。
    不过也好,现在爱听京剧的人多,拉京胡的人少,倒便于联系。只是,上一个交通站我学会了抽烟,这个交通站莫非还要我学会拉胡琴?”
    “这位先生,买胡琴?”这时,那位年长者放下手里的活计,迎了上来。
    林创打量了这人一眼,见他身材中等,双目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个精明强干的人。
    “哦,我随便转转,只看不买。”林创道。
    “欢迎参观。小店才开张,声名不显,还忘先生多给小店扬扬名。”那人笑道。
    “你是老板?贵姓?”林创问道。
    “免贵姓江,靠手艺挣口饭吃,店小客稀,哪里敢称老板?”那人回道。
    林创咂摸着,见这位江老板果然沉得住气,说出话来不卑不亢,滴水不露,像是个作艺之人。
    林创放心了,感觉组织上给自己配的这个交通员能力不错。
    “店虽小唯我独尊,那就是老板。江老板,我对京胡了解很少,只知道它比二胡音调高,有句诗赞之曰:‘声如裂帛炸如雷,万乐丛中称首魁’,大概就是说京胡音调高吧?”
    江老板闻言眼前一亮,接口道:“天赐良材传广大,惊鸿伴入九成台。”
    这四句诗,就是接头暗号。
    此诗非古人所作,也不见于任何典章,作为接头暗号最是合适,不用担心巧合雷同的事情发生。
    “紫薇同志,我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