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投资时代 > 546、华尔街女强人

546、华尔街女强人(1/2)

    夏景行和喻渝、张晨光三人乘坐出租车来到了附近一家小有名气的中餐馆。
    在环境优雅、静谧的包厢内。
    喻渝简单点了几道菜,把菜单递给了服务员,目送对方出了包厢并带上门后,她收回目光,微笑看着夏景行,开口问道:“夏总,听说你是在斯坦福毕业的?”
    夏景行摆手轻笑,“没毕业,我是个辍学生,只读了一年书就辍学了。”
    “呵呵呵~”
    喻渝笑声爽朗,“创业成功的秘诀,是不是先得辍学?比尔盖茨先生也是这样。”
    夏景行耸耸肩,“或许吧,也有可能创业失败,学位也没拿到,最后连工作都找不到。”
    喻渝浅笑,“当机会来临时,如果不果断一点,可能也不会有今天享誉中美的“戴伦·夏”了。
    说实话,我挺佩服夏总你的。
    这也绝不是客套话,而是由衷的佩服。”
    夏景行笑笑不说话。
    喻渝一脸缅怀,缓缓道:“我也在美国留过学,还在国外创过业,尝过其中的辛酸。
    那时候是1987年,我从京城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跟着外交部组织的一个团去的美国,目的是宣讲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
    夏景行也不打断喻渝,在旁边安静的倾听对方的人生经历。
    张晨光则还是老习惯,安静的当背景板,全程不说话。
    “留在美国后,我花了五年时间,拿到了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及国际商务ba学位。
    可正当我志得意满,准备去华尔街找工作的时候,现实给了我重重一击。”
    喻渝叹了口气,看着夏景行,微笑说:“那时候我写了三百封求职信,全都石沉大海。
    由于没找到工作,我索性就自己开了一家金融咨询公司,白手起家征战华尔街。”
    对于对方这份经历,夏景行颇为感慨,“远景资本的对冲基金部门有在华尔街开分部,我们很清楚那里的排外性,特别是你还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女人!
    那时候中国大型国企还没有在海外大面积上市,华尔街的老板们还不知道“中国留学生的正确用法”。”
    喻渝笑了笑,“哈哈,中国留学生的正确用法,这个词用得很有灵性。
    我开的那家金融咨询公司,前两年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即使我每天我工作十四、十五个小时,这样的工作节奏持续了两年,也带不动公司。
    直到1995年,我帮助中国有色和三环集团收购美国通用汽车旗下的磁铁公司后,我的金融咨询公司才渐渐在华尔街立住脚。”
    夏景行端起桌上的茶水,小抿了一口。
    “我听说这起并购很有意思!
    当时作为收购方的中国有色、三环,账上一分钱都没有,就连差旅费,都是你帮着他们从中石化借的。
    是你帮助中方码了八层的债务,通过发债、借款的方式,一分钱没掏就买下了通用旗下的磁铁公司。
    最关键的,这起并购非常成功,中方赚走了美国人13亿美金。”
    夏景行微笑看着喻渝,毫不掩饰对这位女强人的赞赏。
    这是一起标准的“空手套白狼”并购案例,也让喻渝彻底在华尔街声名鹊起。
    喻渝谦虚一笑,“其实也没大家猜测的那么传奇,我只是找准了两家公司的需求,让他们各取所需罢了。”
    尽管喻渝语气很是云淡风轻,但夏景行知道,事情的成功,远没有她口中的那般容易。
    皮肤黝黑,高颧骨,大鼻头,必须承认,喻渝长得并不好看。
    但是不能否认,这个女人真的有点东西。
    摔杯庆虽然是北大状元,但能娶到喻渝,绝对是祖坟都冒青烟,人生躺赚赢家。
    当当的发展、融资,每一步都离不开精明的喻渝,以及她在华尔街打拼多年积攒下来的那些人脉资源。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找对老婆,你的人生就是在做乘法。
    简单谈了谈自己的华尔街经历,喻渝又说起了夏景行。
    “中国人想要在美国做出一番事业,并不容易!
    我们当时主要在华尔街打拼,干的活也就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
    像陈宏、邓锋、朱敏,还有夏总你,干的事业才称得上是轰轰烈烈。
    你们这批了不起的人杰,在西海岸的硅谷做出了一家家市值、估值几十亿、一百亿美金的公司。
    现在美国社会都在讨论,说你们这批大陆来的留学生究竟有什么魔力,为什么总能点石成金!”
    喻渝微笑看着夏景行,“我当时看到新闻说,有一位才二十出头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做出了一家估值一百亿美金的公司,还拿到了微软的投资,我当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第一反应就是,肯定假新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