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投资时代 > 1031、传子传孙,公侯万代

1031、传子传孙,公侯万代(2/2)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族主要的财富来源,也是控股、投资其他产业的最重要两大平台。
    其他几家体量大一点的上市公司,黎记电讯国际543亿港元市值,黄河基建641亿港元市值,电灯实业932亿港元市值,黎家分别持股6599、8482、3887……
    这三家公司的股份、权益有很大一部分注入了黎记黄埔和黄河实业。
    黎记港陆、黄河生命科技、弘富产业信托三家公司都是几十亿港元市值的体量,比黎家二公子和邹璇在主要管理的汤姆集团体量稍微大一点。
    这四家上市公司属于黎氏家族产业王国的边角料。
    夏景行把文件全部归纳整齐,放好,然后搓了一把脸,心中的计划更加清晰了。
    拿起桌上的座机,拨给了叶淑慧。
    三分钟后,叶淑慧出现在了夏景行的办公室。
    扫了桌子上的文件一眼,叶淑慧笑道:“夏sir,你一整天都没出门,全研究这个了?”
    “深入了解细节,形成我自己的判断。”
    叶淑慧轻笑,大boss又把话原封不动的还给了自己。
    “闲话少说,说正事吧!”
    叶淑慧双手交叉放在桌子上,摆出了一副认真聆听的样子。
    “你的判断是对的,电灯实业和黄河基建是应该从做空目标中划掉,在黄河实业和黎记黄埔的基础上加一个黎记电讯国际就足够了。”
    夏景行笑容温和的看着叶淑慧,他仔细翻阅了一整天的资料,又思考了一天,不得不承认,这女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李耀祖的计划是把电灯实业和黄河基建纳入做空目标,还没来得及开展计划,便被调去开拓欧洲市场了。
    叶淑慧脸上没有因为老板赞同自己的方案而显得志得意满,仍旧一副古井无波的样子。
    她说道:“电灯实业成立于1889年,那个时候港岛还是殖民地,电灯是一个科技含量蛮高的产品,电力只供应给太平山顶的达官贵人以及中环商业街道的路灯。
    1983年的时候,港岛回归前夕,英资洋行把坐着数钞票的电灯实业低价卖给了黎记黄埔。
    经过各种股权腾挪转移,如今电灯实业的大股东为黄河集团及黎记黄埔透过黄河基建持有,现任董事局主席为黎黄台的左膀右臂何建宁。
    电灯实业目前是港岛最大的电力供应公司之一,另外一家公司是华夏电力。
    在1997年后至2000年代初期,香港经济连续数年不景,在通货收缩的情况下,电灯实业仍坚持大幅增加电费,与此同时,电灯实业却向股东派发高额股息,持续受到社会各界人士非议。”
    说到这,叶淑慧冷笑两声,“可非议有什么用?这种涉及民生的公司控制在私人资本手里,哪怕是与官府签订了利润管制协议,可它照样涨价不误,把规则玩的明明白白的。
    1998年到今年,电灯实业已加了7次电费,累积升幅超过30。
    电灯实业每一度电连同燃料附加费为1274港元,而另一间电力公司——由犹太人嘉道理家族控制的华夏电力,每一度电则为0911港元。
    电灯实业比起华夏电力足足贵了40!真是良心商人啊,还跟我们是同一个民族的。
    港岛如今只有这两家电力公司,而且是各管一片区域,港岛区、鸭脷洲和南丫岛的用户只可选择电灯实业的电力服务,而九龙和新界归华夏电力管,换言之,用户没得选!”
    夏景行注视着叶淑慧,平静说道:“明年利润管制协议就要到期了,今年肯定会重新谈一次的,如果官府要求降低利润,电灯实业的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
    叶淑慧摇头,“我不这么看,大多数人都太乐观了,还有人说开放电力市场,引入别的公司。
    人家黎先生都有孙子了,将来不把这些“收租”产业传过孙子吗?
    为什么买能源、港口这些低风险、细水长流的产业,还不是为了传子传孙,公侯万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