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在八零追糙汉 > 第136章这福星也不是主动想当的

第136章这福星也不是主动想当的(1/2)

    “姣姣怎么还不回来?”
    饺子包好了。
    穗子看姣姣没回来,问王翠花。
    “这丫头不炫耀完,才不回来呢,说到底,都是你给她买了太多好东西了。”
    王翠花唇畔挂着浅浅的笑,嘴上是抱怨穗子,心里却是对穗子十分满意的。
    她头疼的是闺女这二百五的脾气,跟儿子凑一起,刚好五百。
    自打穗子嫁过来后,成绩好了性格也开朗许多,没有之前那么阴阳怪气了。
    但仅限在家里,在外面还是牙尖嘴利。
    “这个礼拜好几个家长找我告状了,她隔三差五就给小朋友弄哭,一天到晚欠儿欠儿的,四处惹事,还有你男人,也不是个好饼,都随了他爹。”
    穗子心说,您也别把责任都归到死去的公公身上。
    于家兄妹脾气可能随了公公。
    但那张嘴,难道不是随婆婆?
    王家围子父老乡亲小千,婆婆得罪一半街溜子得罪一半。
    王翠花视线飘到墙上。
    土豆精已经挂墙上了。
    嘴上埋怨着死去的丈夫,眼里却满是温情。
    就好像他还在身边似的。
    “娘,有件事我一直想问,就是我公公他到底是怎么没的?”
    于父没的时候,穗子就跟姣姣这么大,隔了太多年了,已经记不得当年发生了什么。
    “我怀姣姣那年,生产队组织挖大河”
    秋收后,生产队都要兴修水利。
    都得挑着精壮劳动力去。
    各队之间相互攀比,劳动最光荣。
    于敬亭的父亲于水生,被挑上了。
    兴修水利最快也得一个月,慢就个把月。
    王翠花并不想让丈夫去,她当时还有几个月就要生了。
    是生产队长非得让老于家出人,大哥二哥找理由推脱,于老太寻死觅活,最后还是让于水生去了。
    “我还记得那天下了场秋雨,我送他出了门,他还叮嘱我别让雨淋着,说是赶在我生孩子前回来。”
    王翠花低头长叹。
    “结果,他这一去就没回来,连姣姣也没见着一面,我怀孩子时,他就想要个闺女。”
    闺女有了,男人没了。
    “听回来的人说,生产队的平车让水冲走了,他下河去抢,他水性素来是好的,那天也不知怎么的就没上来。”
    王翠花擦擦眼角的泪,过去十年了,她还是意难平。
    “刚出事那几个月,我总觉得他还能回来,就站在村口等他,可左等右等他都不回来,我才相信他是真回不来了。”
    “有一年,铁根和姣姣同时得了病,俩孩子烧得跟小火球似的,并排躺炕上等死。家里一点余粮都没有,也没钱,院里的鸡鸭都让你奶拿走了。”
    村里人都觉得她那么年轻,还带了俩孩子,王翠花拉扯不活孩子,早晚都要改嫁。
    婆家也这么认为,婆婆带着上门。
    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走了,怕她改嫁带走。
    王翠花一抬头,见穗子哭得鼻尖都红了,眼里噼里啪啦往下掉。
    “你哭啥啊?”
    “我不该问的这也太惨了。”穗子这泪点低的,哪儿听得了这个。
    抱着王翠花嗷嗷一通哭,哭得王翠花也想到伤心处,娘俩一起哭。
    “那后来呢?你们咋过来的?”穗子抽泣着问。
    “我寻思也没活路了,死了得了。就拎瓶农药,借了辆板车,把俩孩子拖到他奶家门口,扔下孩子,我自己去了坟地。”
    “我当时想的特别简单,死也要死在于水生的坟前,我就要问问他,为啥心那么狠,丢下我和孩子不管。”
    “刚把农药拧开,铁根抱着姣姣跑过来了,手里还捏着块不知道从哪儿抢来的豆包,豆包还带着血,也不知道这孩子经历了什么”
    王翠花当时想的很极端,她不想活了,老于家人不待见她也不能饿死俩孩子。
    正想一死百了,于敬亭拿了个豆包回来,塞她手里让她吃。
    王翠花搂着儿子一通哭,哭完了也迸发了活下去的勇气。
    “连孩子都知道人得咬牙活下去,我不能就这么走了,那个豆包给我们娘仨带来了好运,回来后,生产队发钱发粮,我们就挺过来了。”
    “豆包,带血——啊!”
    穗子正哭的稀里哗啦,听到带血的豆包,遥远的记忆一下子就打开了,眼泪都止住了。
    “他抢我的,那豆包是我的啊!不仅抢了我豆包,他还亲我!!!”
    穗子本来都不记得这些小时候的事儿。
    婆婆一说,她想起来了。
    十岁的她,坐在自家门外的洋槐树下,手里拿着母亲蒸的热乎乎的豆包,秀气的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