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请杨姑娘近前说话。”杨心兰顺着这个丫鬟的手势,站直了身子,到底还是没有跪下去。
跟着丫鬟走近了轿前,八人抬的轿子,杨心兰还真是第一次亲眼所见,着实是奢华非常。
“进来。”轿子里轻唤一声,确是老夫人的声音,杨心兰走向轿门,一个丫鬟把轿帘掀开了一个角,杨心兰躬身坐了进去。
别说,八人抬的轿子就是宽敞,虽然已经坐了李老夫人,再加上杨心兰一个,空间依然挺宽裕,“见过李奶奶。”
“哎哟,乖,奶奶就想你呢。”李老夫人笑呵呵的拉过杨心兰的手,疼爱的轻拍了两下,又朝外吩咐到,“让他们都起吧,该干嘛干嘛去,别拘着了。”
骆管家转身传达了李老夫人的话,众人这才谢恩起身,回归到饭庄的大厅,谈话的内容却是全部转到了李老夫人和杨家的关系上。
再说李老夫人,此时正在轿里旁若无人的和心兰丫头聊着闲嗑呢,哪有半点老夫人该有的严肃,眼睛都笑眯了,“兰丫头,奶奶来你高兴吗?”
“高兴,可高兴归高兴,这么杂乱的地方,您老人家却是不该来的。”李老夫人的身体,着实不该来这种人多杂乱的环境。
“我宝贝孙女儿待的地方,我咋就不该来了?何况今天可是你们家铺子开业,再怎么说,我老太婆也得过来恭喜一下么。”
还真是老小孩儿,说话都这么任性,杨心兰赶紧搂住老人家的胳膊,轻轻的摇了摇,带着点撒娇和娇嗔。
“就算是您要来,也先告诉我一声啊,我好给您准备休息的屋子,现在只能让轿夫把您老人家抬到我家东院的大客厅了,奶奶,咱们进屋再好好说话。”
“你先看看我的礼物,看你喜欢不喜欢?然后我才进屋休息。”李老夫人又拿出了老小孩的性子,没办法,杨心兰只能随她。
杨心兰下了轿子,走进了饭庄的大厅,正听到孙瑜唱贺李老夫人的礼物,“李府李老夫人恭贺四开双面镜屏两座。”
“李夫人古字画贺联两幅,祝‘杨记饭庄’、‘杨记制造厂’,‘德如晓日腾云起,财似春潮带雨来’。”
四开双面镜屏,对于不知道玻璃镜为何物的仁理县的民众来说,不要说见了,就是连想都没想过,他们的脑子里根本没有玻璃镜的概念。
当李老夫人送的四开双面镜屏,被搬到大厅中间打开时,四开的镜屏把本来的屋子一分为二了,可屋子不但不觉得变窄小,反而显得更宽阔、更亮堂。
更神奇的是,你可以在其中看见自己和其他人的行为和动作,而且清晰无比,比家里的铜镜可是清楚了不知道多少倍,更遑论有些人家连铜镜都是没有的。
大家都好奇的去镜屏里寻找自己,很好玩儿有没有?有人竟然想要到镜屏后面去找一找刚才看到的情景。
可是转到了镜屏的后面,看到的却又是另外一番复映的景象了,那刚才的情景到哪儿去了?客人们又颠颠的回到了另一面。
谜一样的幻境,谜一样的变换,令大人们都迷惑了,更别说是在场的小孩子们了,一时间都玩儿得不亦乐乎。
只不过是几扇镜屏,杨心兰自然还不至于被迷惑,但也还是被其框架雕刻的精美、大气给震撼了。
就算是把这面四开的双面镜屏拿到现代去,这雕刻得如此栩栩如生的镜面框架,也堪称精品之中的精品了。
杨心兰又急忙跑出门外,这时候只见方仁方掌柜疾步迎过来,向她禀告着,“百货铺子的双门已隔扇洞开,轿子可以直接抬进后院。”
杨心兰随后示意了骆管家,请示起轿,等把李老夫人、李夫人在东院的大客厅里安顿好,又让人把薛巧妹请过来,与之重新见礼。
只不过在薛巧妹想施重礼之时,被大丫鬟手疾眼快的给拦住了,李夫人亲热的道,“兰儿娘,你可千万别客气。”
“我们家老祖宗听说了兰儿姑娘家里今日开张,就一定要亲自来恭贺,这是她老人家的一份心意,我们也只得顺着她的。”
李老夫人不乐意了,“美娟,你这是说我来添乱的?”孙女家里开张营业,她做为奶奶,哪能不亲自来道喜。
“不是,不是,老夫人能亲自来,是我们一家子的福气呢,哪能说您是来添乱的,您是带着福气来的呢。”
薛巧妹连忙替李夫人解释着,“老夫人,您对我们家兰儿这么好,我早就想去谢谢您了,就是怕您身子还没好,去了反倒怕打扰您。”
“没想到您老今天竟然特意来道喜了,这可不是喜上加喜么,真是我们杨家求之不得的呢。”
杨心兰觉得娘亲恭敬得有点过了,虽然两家人的身份不同,但她也不喜欢看到娘亲太卑微,就适时的岔开了话题。
“奶奶,您想吃点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