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杨三槐这位当爹的都不例外,完全没有半点被闺女支派的不甘心,反而乐颠颠地跟着点头保证。
“那行,按照我刚刚说的框架,咱们赶紧商量出个具体的章程来吧,兵部那边很急,我想很快就会来人了。”
杨心兰话音一落,四个大男人立刻商议起来,杨心兰这时候反而不怎么插话了,而是站到一边去磨墨。
耳朵里听着男人们提出来的一条条建议,杨心兰把大家商量出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孙琦接过了研墨的活儿。
随着商议的进程加深,不适用的条款被划掉,适用的被留下来,再加上新的建议和补充条款。
就这样,即将要与兵部签订的合作契约,就在这样不断的改动中,逐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诸葛子瑀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议事形式,真是既新奇又兴奋,以往可都是他一个人拿主意,别人照做就行了。
这次的议事下来,他才发现,一个人的力量终究会有不足,大家彼此相商才会互补,刚刚就有自已提出的两条建议,被瑞风点出了破绽。
当然,瑞风他们的提议,也有被自已点出破绽的地方,这也是集中议事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及时发现短处和漏洞,并加以弥补,从而使自身的利益得到更大的保障。
“当当……”议事厅的大门被敲响,被安排在门外守着的李可心,扬着声禀报到,“杨老爷,兵部来人了,说有事情要与老爷商谈,带了官文过来。”
杨三槐连忙起身,“快请兵部的大人们进来。”诸葛子瑀、瑞风和李志奇,也纷纷起身走到议事厅的大门口,开门迎接。
门一打开,就见门外除了李可心之外,《望月大酒楼》的掌柜严正,带着三位身穿官服的大人站在门边。
领头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中年人,另两位则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神色却是如出一辙,肃穆而有礼。
“哟,是方大人亲来呀,这说话可是方便多了,赶紧的,三位大人请进。”诸葛子瑀拱手见礼。
那位中年人立刻笑着回礼到,“没想到会见到诸葛先生,也让本官有些意外呢,诸葛先生客气了,您先请。”
竟然是跟诸葛子瑀认识的,站在几人身后的杨心兰,暗自的点了点头,这位诸葛伯伯在京城果然吃得开,大舅姥爷真是送了自家一份让人惊喜的大礼。
“方大人,这位是我家家主杨三槐杨老爷,老爷,这位是兵部的驾部主事——方亮方主事。”
进了议事厅,诸葛子瑀给双方做了介绍,杨三槐就赶紧跟兵部的大人抱拳见礼,请方主事入座,当然也没有冷落了其他两位年轻大人。
杨心兰则趁着爹爹他们往里迎人的工夫,打算赶紧溜出门去,孙琦自然也是要跟着
的,他可没想过要单独留下来。
哪想到两人堪堪溜出门口,就被方主事给叫住了,“这位就是杨小姐吧,还请您留步,侍郎大人再三嘱咐,若是您在,一定要辛苦您坐陪。”
人家都如此说了,杨心兰也只能无奈地转回了身,孙琦立刻贴身跟上,半步也没落下,倒是让方主事有些惊讶。
“不知道这位怎么称呼?”方主事朝孙琦拱了拱手,他很是有些好奇,这位一步不落地跟在杨家小小姐身后的少年人会是谁?
按理来说,这次商谈的算是朝廷军务,所以无关人等,应该尽量退避才是,就算是杨家的人,如果没有必要,也不应该留下来。
可看杨三槐以及诸葛子瑀等人,半点开口阻拦的意思都没有,想来,这位少年也应该不是普通的身份了,只是,会是哪一位呢?
“本王只是陪座,你们谈你们的,公事要紧,不必在意本王。”孙琦并没有直接回答自已是谁,但‘本王’两个字,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方主事先是愣了愣,心尖猛地一跳,遂深施一礼到,“下官见过敏王爷,无颜识得敏王爷真容,是下官失礼了,还请王爷恕罪则个。”
一直没有过问孙琦身份的诸葛子瑀,此时听了方主事这话,蓦然转身,惊异地向孙琦看了过来,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个少年会是如此的身份。
怪不得刚才在他开口时,会让自已有那么大的压迫感,诸葛子瑀还只当是自已过于紧张了呢,现在才明白,那是来自于皇家子嗣骨子里天生的威压。
孙琦倒是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方大人,既是没见过本王,又何来的失礼,你们谈吧,本王只是旁听,不必介意。”
看敏王爷隔了几个位置坐下了,确实没有掺和进来的意思,方主事这才又是一个深揖,坐到了自已的位置上,心里却是已经翻江倒海了。
京城的人都知道皇上前些日子下了圣旨,把杨家的小小姐赐婚给了敏王爷,但没有人会想到,敏王爷会对杨家的小小姐如此上心,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