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根本就没想要费神解释,顺着台阶就下了,大不了赶紧给京城送一批过去,让它们尽快出现在餐桌上,那京城里不就有了嘛,比解释来解释去的强多了。
郭能看着天色渐晚,晚饭也吃完了,就催促着心兰主仆三人回山窝屯,杨家老太太可是叮嘱了又叮嘱了,让早一点回家的,怕天晚了路不好走。
“嗯,时辰确实不早了,也该回去了。”杨心兰也不是不懂事的人,还能不知道郭叔叔是为了自已好嘛,自然不会跟郭能别着。
杨心兰麻利地起了身,跟水泽地这边的一众人道了别,该嘱咐的事情都嘱咐过了,也没什么再需要啰嗦的了。
“小姐,那些螃蟹、泥鳅和虾需要带上吗?”尝过了这些新鲜水产的味道,两个小丫头也是格外惦记,所以很怕杨心兰忘了给山窝屯备着的那一份儿。
“带上,带上,回去做给奶奶他们尝尝,如果他们也觉得很可口,那我们明天就跟着送货车,直接回县里了。”
她已经跟于家的三兄弟说好了,让他们每天起早往仁理县送一车水产,还特意嘱咐了曾伯伯,让他带人连夜赶制一个能存住水的车厢出来,以保证水产品的运输。
听说能回县里去,两个小丫头都挺高兴的,在山窝屯顾忌太多,她们俩都觉得挺不方便的,如果回到县城去,不被乡亲们盯着,那就自由多了。
只是说过了回县城的杨心兰,跟着却是沉默了下来,她不只是要回仁理县城去,接着还要回京城去,那奶奶怎么办呢?
她这次回来看奶奶,就是不想再留奶奶一个人孤身呆在屯子里了,也不知道奶奶愿不愿意跟着自已去京城。
只看老太太现在的身体状况,还挺硬朗的,只是从山窝屯到仁理县城,再从仁理县到京城的两段马车,应该不会对她的身体造成太大伤害。
竹香和倩儿两个丫头,看自家小姐沉闷着不言声,像是在想心思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水泽地那边,遇上什么难解的事儿了。
可她们一直跟着小姐,也没见有什么事情发生啊,只是小姐不说话,她们也不好随便开口,只能跟着安静了下来,车厢里一时寂静无声。
直到马车到了家门口,郭能过来喊大家下车了,杨心兰才从沉思中回了魂,从车窗处看到已经迎出来的奶奶和二伯娘他们。
再看到竹香和倩儿规规矩矩地坐在车厢的角落,很是拘谨地看着自已,就知道自已刚刚的表现,肯定是把这两个丫头给吓着了。
遂带着点不好意思地看向她们俩,“瞧我,跑神跑了一路,这在京城里住吧,就会想奶奶,现在在回了屯子,却又想爹娘了,真是……”
听着自家小姐的话,还有脸上一言难尽的表情,竹香和倩儿两个人才释怀了,原来小姐是想家了,这个还是可以理解的。
倩儿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想念爹娘,人之常情嘛,“小姐,你不是也说了嘛,如果老夫人和二夫人也喜欢吃这些水产的话,那咱们明天就能回仁理县城去了。”
“而仁理县城的事情,小姐在回山窝之屯之前,就都已经处理好了,也没有什么再需要小姐长驻解决的了,那不就是说,咱们很快就能回京城了么。”
说到回京城,倩儿也跟着兴奋起来,“只要咱们回了京城,那不是很快就能见到老爷和夫人了,小姐还有什么可忧心的。”
听着倩儿说话的杨心兰,此时已经走到了马车门口,正要伸手掀帘子呢,这话让她的手顿了顿,如果只是想见爹娘,这事儿倒简单了。
“先下车吧,你们俩不用担心我,我不是想不开的人,不管什么难题,我都会想办法解决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有些事情我不会强求,但我会尽力。”
倩儿和竹香一时没明白,小姐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杨家老太太已经迎到了车前,她们两个也不好再继续追问了。
主仆三人下了马车,杨心兰挽着奶奶的手臂,祖孙俩乐呵呵地进了院子,郭能几人也把装水产的筐子抬了进来。
“这是什么?从水泽地带回来的?”看到被倒进了大盆里的螃蟹、泥鳅和虾,杨老太太颇有兴致地问到。
“嗯,是水泽地那边的特产,先搁大水盆里养一会儿,等到再晚些的时候,咱们加餐做宵夜,让你们尝尝鲜。”
听到是能吃的,院子里的一众女人就围了上来,大水盆被围了满满当当的一圈,就听到采菊婶子家的二妞脆生生地问到,“这个东西看着黑乎乎的,好吃吗?”
站在闺女身后的郭能,就乐呵呵地接过了话茬儿,“好吃,可好吃呢,一会儿让心兰……姑娘教给你娘怎么做,晚点做给你们吃。”
杨心兰说过这些水产新鲜着吃最好,就知道她说的加宵夜,不是随口说着玩儿的,这顿加餐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