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杨家的小姐能许给敏王爷,她怎么就忘了呢,杨家的夫人可是大理寺卿沈大人的外甥女儿,自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儿女。
自已之前可是端错了架子,对方这样的身份背景,当然不会是普通的商贾,背后有人罩着呢,岂容她一个奴婢嚣张造次,真是嫌命长了。
嬷嬷只能在心里暗暗祈祷,杨家这对母女俩是性子宽厚的,不会真的跟自已计较,若他们真的计较起来,主子可未见得能为自已出头。
想到这里,嬷嬷越发显得恭敬了,“夫人、小姐,皇上赏赐了我们家娘娘一点小吃食,没想到竟然是意外地合娘娘的胃口。”
“这不,我们家娘娘就派奴婢出来帮她寻了,好在杨记的吃食是全京城有名的,奴婢倒是没走什么冤枉路,第一处就找对了地方。”
“只是刚刚听杨记的下人说,您家这铺子里的吃食不是随便卖的,那敢问夫人、小姐一声,能否给娘娘个面子,卖给奴婢一些,让奴婢拿回去孝敬娘娘,也圆了娘娘的惦记。”
这番话就说得相当有水准了,哪面都不得罪不说,还说得情真意切的,让人拒绝不了,不过,就只凭着雪贵妃的身份,杨家也是拒绝不了的。
杨心兰就笑着回到,“瞧嬷嬷说的,既然是娘娘想吃,就算是杨记现在没有,那也得想办法给娘娘做出来呀,当然,也少不了嬷嬷的份儿。”
说着也不等嬷嬷再说什么,就扬手叫了竹香过来,“竹香,你去让后厨把各种果脯、果干都备一些,雪贵妃等着用呢,别忘了嬷嬷的。”
竹香脆生生地应了,转身快步出了厅门,没多大的工夫,就见她抱着一个匣子重新进了门,“小姐,奴婢回来了。”
跟杨心兰见过礼,才又转身去跟嬷嬷交待,“嬷嬷,这个匣子里是给贵妃娘娘备的零碎小吃食,您可要抱紧了。”
嬷嬷赶紧伸手把匣子接了过来,见匣子上面还有一个棉布帕子系的小包裹,就有些疑惑地抬头看向竹香。
竹香拎了拎帕子上系的活结,“这一小包是给嬷嬷的,您自已收好吧,毕竟是稀罕的东西,存货不多,嬷嬷可别嫌少。”
竟然还真给自已备了一包,哪怕就只是这么一小包,嬷嬷也是感激不尽了,毕竟人家杨记的东西,是一般人花银子也买不着的,人家不卖呀。
“不嫌少,不嫌少,劳竹香姑娘惦记了,也谢过夫人和小姐,不知道这一匣子的吃食,需要多少银子呢?”
既然说是买,那肯定是要付银子的,嬷嬷此时抱着雕刻精美的檀木匣子,也不好再细问每种果子是怎么个论斤卖了,只悄悄地把那个棉布小包裹,塞进了袖笼里。
回她话的却不是杨家的小姐,依然是眼前这个叫竹香的丫头,只见竹香盈盈地上前一步,笑着轻施了一礼。
“嬷嬷,这一匣果子零食总共应收五百四十两银子,不过我家小姐说了,贵妃娘娘能赏脸吃我们杨记的东西,可得给些面子,所以您给五百两,凑个整就成了。”
“五……五百两?”嬷嬷咬着后槽牙,才把这五百两说出来,感觉手里的檀木匣子都沉手了,这里装的是吃食吗?不会直接就装的银子吧?
袖笼也跟着沉了不少,别看那里只有一小包,可知道了这一匣果子的价钱,那藏好的一小包,怕是也得值上几十两银子了吧?
竹香却是面不改色,半点心虚也没有地道,“最啊,五百两,这还是贵妃娘娘面子大呢,若是换了别人,可没有一下子给抹去四十两银子的道理。”
得,杨家把自已主子抬得高高的,自已也不能失了娘娘的面子,赶紧让身后跟着的小丫头,掏出了两张银票来。
嬷嬷让小丫头抱好檀木匣子,自已亲自捏着银票,送到了杨家小姐的面前,她也算看出来了,杨家夫人不管事,全是这位小姐在跟自已周旋。
看来京里的传言是真的,杨记的生意之所以昌盛兴隆,全赖了他们家这位小小姐机灵能干,事事亲力亲为。
总以为传言不可尽信,毕竟是市井传闻,可今日自已亲眼见识过了,就明白了无风不起浪的道理,风刮的再轻,总有来处。
“杨小姐,这是五百两的银票,一张叁百两的、一张贰百两的,还请杨小姐查验。”嬷嬷递得恭恭敬敬,杨心兰却根本没接。
这让一家的主子收银子,是想打脸还是想骂人啊?真当杨家人出身贫寒,不懂规矩呢?竹香的脸色已经沉得墨黑一片了。
几步上前扯出了嬷嬷手里的银票,验过了银票上的数目字,竹香就把银票拿在手里扇了扇,全然没把五百两银子放在眼里的样子。
“哎哟,嬷嬷手里的银票可真金贵,还非得让我们家主子亲自收不可?可惜了(liao三声)的,我们家小姐偏偏身子柔弱。”
“打小爹娘就娇惯着,养尊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