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你也别做出这副委委屈屈的样子,朕不逗你玩儿了,明天,让琦儿带着你爹去衙门办手续吧,我让鄢公公去下面衙门嘱咐一声。”
“不过有一件事咱们得事先说好喽,既然你是想圈养军需马匹,那等到你的马场有了规模,所得马匹只能卖给朝廷,价钱你不用担心,保证让你满意。”
这样的保证才是最让杨心兰满意的,“当然,当然,军马不卖给朝廷,难道我还去卖给叛军嘛,皇上尽管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咱们东盛国如此安定,我想找叛军也没处寻去。”
杨心兰绝对想不到,她此时的随口一言,日后竟然一语成谶,东盛国真就出了叛军,还因为战马稀缺的事情,找到了她的头上。
“小孩子别乱说话,好的不灵坏的灵,你只要记得今天的承诺便好,既然是为朝廷办差,以后有什么难处,你直接让琦儿去寻朕便是。”
皇上再次给予了杨心兰承诺,她的事他会亲自下旨查办,这无疑是给了杨心兰很大的依仗,让她在东盛国几乎能横着走了。
只是因为喜欢杨心兰,便给予了她各种便利的皇上也没有想到,此时对小丫头的片刻温情和维护,却让他在日后的纷乱战火中没了后顾之忧,家国后代得以保全。
相比之下,他比小丫头得到的好处更多,这大概也应了那句善有善报吧,当你决定为了某人付出些什么的时候,回报却远远超过了预期,这就是善良的回馈。
当然,这些是后话了,此时东盛国一片太平祥和,谁也想不到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人投敌叛国,带来战火纷飞。
皇上带着那身漂亮又实用的衣服,以及吃饱喝足后的餍足心情,心满意足地回宫去了,杨心兰也同样带着各种心满意足,跟爹娘和孙琦回了《杨记综合商场》。
当然,在临走之前,沈志鸿和苏德高两个人,就开马场的事情,跟杨心兰和杨三槐好好的谈了一盘,圈养战马啊,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虽然不知道杨心兰一个姑娘家,为什么会对饲养战马有兴趣,但这到底是一个利国利民的事情,两个人还是相当支持和肯定的。
身为朝廷重臣,更明白有备无患的重要性,别看东盛国眼下看着太平,但世事无常,谁也保不齐在哪一天,便会有外敌入侵,又或出现奸人内乱。
放眼整个东盛国,还真没有一个像样的军需战马养殖场所,都是零零散散的民用马场,商人为了利益而兴建的,朝廷需要马匹的时候,去这些商人的手里购买。
太平盛世还好,战马的需求量不大,可一旦发生战乱,这些马匹就算是全部交给朝廷,那也是微不足道的,只能说比没有强些。
何况这些马匹的品种还颇为杂乱,并不单单是战马的品种,还有些负重类的、敏捷类的、食用类的马匹品种,能用到战事上的,是少之又少。
现在听到心兰这丫头竟然有圈养战马的意向,并且皇上还同意了,沈志鸿和苏德高就忍不住想要站出来嘱咐一番。
当然,更多的是鼓励,还有着说不出口的敬佩,小丫头年纪虽然小,却是个胸怀大志、高瞻远瞩的,家国天下都装在了她的心里。
“没想到皇上竟然会主动提出让我养战马的事情,我还想着,这事搞不好要拖上个三年五载的,毕竟这饲养战马不是小事儿,朝廷必定有所顾忌。”
一回了综合商场的后院,杨心兰就拉着孙琦说起今天的事儿来,杨三槐看着两人拉在一起手,嘴角都忍不住抽搐了几下,强忍着才没有出声。
薛巧妹这个当娘却哪里忍得住,闺女转过了这个年也才十二岁,早早的被敏王爷订下也就罢了,两人这么亲密却是绝对要不得的,起码在自已的眼前不行。
“兰儿,皇上也是体恤你对朝廷的一片心意么。”说着就牵住闺女的手,把她拉到自已的身边,娘俩亲亲热热地挨着坐了。
“不过这也是皇上对你的一次考验,既然你想要建马场,皇上又相信你能做好,那就多下点功夫,别把差事办砸了。”
薛巧妹一边让人上茶点,一边给闺女鼓着劲儿,就这么看不出丝毫刻意的,把闺女和准女婿给分开了,杨三槐不由得在心里为媳妇儿叫了声好。
孙琦哪能看不出准丈母娘是在防备自已呢,他却也只能在心里叹息了一声,没人能明白他对小丫头的心思,两辈子的牵扯,让他们更亲密,也更懂得尊重彼此。
那些所谓逾矩的事情,不过是别人眼里的担心罢了,对于他和杨心兰,两人心里都明镜似的,最深的亲密,一定是要留在结婚的那一刻。
一家四口又就着今天发生的事情,谈到了今后杨家在京城的发展,杨心兰觉得一定要扩大店面,不然绝对会影响到杨家接下来的收益。
皇上喜欢杨家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