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这个明星画风不对 > 第319章 《千与千寻》制作完成,寻找院线上映渠道

第319章 《千与千寻》制作完成,寻找院线上映渠道(2/3)

把计划书直接扫进垃圾桶。
    期间,方醒拿着《千与千寻》的初剪版,亲自和几家影视发行公司谈过。
    不过,谈得比较一般。
    因为发行公司对动画电影的信心不足,而且《千与千寻》走的还不是精致的动画风格。
    现在动画电影,流行精致的人物建模,目的是第一眼就让观众觉得角色漂亮。
    然而《千与千寻》却不是这种精致画风,在现在的动画电影环境里,不那么主流。
    虽然剧情看起来还不错,但发行公司对片子没信心。
    虽然没信心,但也不是完全不合作。
    只不过,因为对片子兴趣一般,开的条件普遍比较低。
    按照电影行业监管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分账比例加起来,原则上不能低于净票房的43。
    因此,在院线上映的电影,首先会被影院和院线分去57,剩下的才是制片方和发行方分。
    方舟文化是出品方,和梁鲸工作室在投资《千与千寻》的时候,就已经签好了分成比例。
    因此梁鲸工作室只负责制作动画,剩下的事情,都由方舟文化负责。
    在剩下的43分账里面,制片方和发行方具体分多少,就要看双方怎么谈。
    除此之外,还有宣发费用。
    通常情况下,宣发费用由发行方出,而且数额会写在合同里。
    发行方愿意出多少宣发费用,就看他们对电影作品的看重程度。
    到目前为止,方醒和几家发行公司聊过,这些发行公司开出的条件,都很一般,给的宣发费用很少,但要求的分账比例却很高。
    在电影行业里,这种情况很常见。
    要知道,在电影行业,每年拍出来的电影,有资格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十分之一都不到。
    十部电影里,只有一部有机会在院线上映。
    那剩下的九部电影怎么办?
    这些电影就不竞争院线了吗?
    当然要竞争。
    所以,现实情况就是十部电影,竞争一个在院线上映的机会。
    为了得到这个机会,很多制片方只能主动放低条件,给发行方更多的分成比例。
    电影行业的竞争,就是这么的残酷。
    方舟文化的情况还是好的,至少一上来就能聊发行的具体分账和细节。
    换而言之,《千与千寻》还没有上映,就已经击败了90的电影,有机会在院线上映。
    需要谈的只是分账比例。
    不过,这些发行公司给的分账比例,和宣传资源,都大同小异。
    毕竟发行公司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评判标准,什么样的电影,该给什么样的分账和宣传资源,都有惯例。
    方舟文化这种从来没有在大荧幕上证明过实力的公司,仅仅靠着电视圈的名气,很难拿到好资源。
    ……
    相反,如果是电影圈的大导演,拍出来的电影,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一些票房前景乐观的影片,比如某某大导演的春节档影片,发行方为了抢到项目,争取发行代理权,会主动承担发行费用,甚至承诺票房保底。
    当然,这种发行方承诺保底票房的情况,只会出现在已经在大荧幕上证明了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制片方身上。
    像方舟文化这种,第一次涉猎大荧幕的公司,是不可能得到影视行业青睐的。
    ……
    在寻找发行渠道的同时,梁鲸工作室也在进行着最后的修改和制作。
    经过上次的事情之后,梁鲸工作室的人心已经散了。
    有的人想要钱,有的人想要更好的作品。
    当然,在对待《千与千寻》这个项目时,工作室的团队还是很上心的。
    因为这个项目最终的成绩,将决定他们能够拿到多少钱,以及后续能够得到多少影视公司的投资。
    ……
    关于方舟文化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寻找发行合作的消息,很快就在影视行业传开。
    也有一些影视公司、发行公司主动找上门来。
    只不过,会主动找上门来的发行公司,本身的实力就不怎么强。
    发行公司的能力,在电影上映的时候,非常重要。
    因为,电影上映之后,能够拿到多少排片,在什么时间段排片,实力强的发行公司,是有左右影院排片能力的。
    假设,两部电影,排片比例都是50。
    其中一部的排片,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中午。
    另一部的排片,主要集中在晚上。
    不用想,电影质量相差不大的话,第二部的票房肯定碾爆第一部。
    毕竟,大部分观众都集中在晚上六七点以后看电影,上午的场次,可能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