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香江大亨时代 > 第072章 【再度泵水】

第072章 【再度泵水】(1/2)

    10月初旬,恒大地产年内第三次搬家,这一次搬到了自己旗下的物业——中联成大厦,一共占用了两层楼,计15万平方尺,可谓豪气十足。
    按照此时中环优质大厦写字楼的租金22港币每平方尺,恒大地产应该每月支付33万港币的租金,当然这是自家产业,否则林荣亨也不会如此浪费钱。
    林荣亨一身正装走进自家的写字楼,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沐春风,心情豁然开朗,特别是公司的一些女职员更是频频偷看,幻想着成为安琪第二。
    “董事长,早!”前台两名女职员见到林荣亨后,迅速挺直腰杆,凸显优势,露出笑容招呼道。
    林荣亨对两名前台微微点头,公司总算有了正规的前台,这也变相的提示着——恒大地产如今已经成为一家大型华资地产公司。
    在办公室看了一会报纸和文件,林荣亨起身来到会议室,恒大地产的所有高管已经坐在了会议桌旁。
    “董事长!”
    “老板!”
    没有一个标准的喊法,林荣亨都欣然接受。
    林荣亨坐下来后,开口说道:“会议正式开始,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公司最近新的商业活动规划大家也知道,我们已经手握400万美元资金;除此之外,我打算在本月发行新股500万股,约集资4000万港币;还有,我已经在和汇丰银行接触,预计将以股票质押的方式,贷款2000万港币。初步算下来,我们马上将拥有8000万港币的现金流。如此多的现金,大家今天可以尽情的讨论——恒大地产该如何花费这些资金。”
    话音一落,众人无不震惊的眼睛放大,怎么可能拥有这么多资金,恒大地产可是成立不到一年啊!
    其实,大家主要还是没有从恒大地产的股价,已经是9港币左右的这个事实中回过神来。
    财务负责人薛永义担忧的说道:“老板,公司的债务比已经高达四成以上,是不是应该优先考虑股市泵水,暂缓银行借贷!”
    香江的地产公司有这样一个说法:没有一家地产公司是不负债经营的,按照商界公认的安全系数,3成以内负债率属于安全;达到4成则风险颇大;若超过5成就算相当冒险。
    当然了,林荣亨觉得自己哪怕是九成债务,自己也能安然脱身。
    面对属下的好心提醒,林荣亨没有选择‘一意孤行’,而是打算‘以德服人’。
    “各位,1969年、1970年,这两年香江的地产以每年40以上的增长率成长,倘若我们贷款的平均利息为12厘,我们相当于每年有30的收益,这只是最保守的收租物业计算方式;如果按照发展物业计算,我们的净利润更是可以高达50以上风险当然有,但是考虑到香江地产的涨跌规律,我个人觉得这一波行情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要抓紧壮大自己,两三年后,我们再考虑降低债务的事情。”
    当地产低谷时,不是不考虑楼盘开发,只是减低楼盘数量,降低公司的债务;楼照建,有少量的利润就可以放出,这才是度过地产低谷的最佳策略。
    毕竟,‘货如轮转’这个道理,就是公司的生存之道。
    众人闻言,顿时信心十足,毕竟老板都信誓旦旦的这样说了,大家岂有不配合的道理;而薛永义也没有任何介怀,作为财务负责人,提醒老板风险是再正常不过的。
    接下来,吴浩首先说道:“老板,我们是时候考虑土地储备这个问题了。不管是旧楼也好,地皮也好,他们不仅可以作为公司的土地储备,也相当于一笔在升值的投资”
    林荣亨点头表示赞赏,接着大家踊跃发言,很快就敲定了大概投资方向:
    第一,购置商业大厦为主要投资方式,可以重点投资湾仔、铜锣湾的商厦。
    第二,继续增加恒大地产的楼盘数量,在未来的一年里,恒大地产要将旗下的地盘(开工)扩展到30个以上。
    第三,增加恒大地产的土地储备,包括旧楼在内,并且拓展到购买新界的乙种换地权益书。
    恒大地产的市场部职员,最近全部被‘撵’出了办公室,在香江各地搜寻优质的物业和地皮,就连林荣亨也开始将精力放在了物业买卖上面,毕竟要涉及到上千万港币的交易。
    而林荣亨做事很特别,并没有去市场瞎转悠和瞎打听,而是约了朋友廖烈文和许世薰来到陆羽茶室。
    香江中环的食肆和茶楼往往都是商贾云集,诸如金城茶楼、得云茶楼、高陞茶楼、莲花茶楼、大同酒家、陆羽茶室等,都聚合了一群群来自各地来港发展的商界人士,他们交头接耳,谈时事论政事。
    比较经典的案例有:新鸿基的三剑客,或者说新鸿基前身的永业企业的八剑客,就是在陆羽茶室结识的。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此时大家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就算陌生人也可以坐在一起闲聊,然后成为朋友。
    三人一进陆羽茶室大厅,还遇到了不少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