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秦王妃的长孙无垢,每日奔波与秦王府和皇宫之间,不但在众妃嫔面前游说,而且还孝敬李渊。
成功化解了,李世民的数次劫难!
玄武门之变前!
面对生日之局。
长孙皇后勇敢的站了出来。
她知道,此次一旦失败,李世民可能不会死。可是,长孙家族绝对不会活。
身为秦王妃的长孙无垢,在将士们出发之前,亲自勉励众将士,当场让诸多将士热泪盈眶。
这也是后来,她当上皇后娘娘后,深受众臣拥戴的原因所在。
“陛下,众妃嫔,皇子和公主,都在殿外等候。”
“让他们全部进来……”
众妃嫔,皇子和公主,一看这阵仗,便知道有重大的事情发生。
不然,也不会如此急急的,召集她们全部来立政殿。
李世民将李根的身世合盘托出,而且宣布了册封为秦王的旨意。
立政殿瞬间鸦雀无声,众妃嫔都知道,这下子,以后这宫里面,怕是要热闹喽!
李承乾,李泰,面色铁青。
他俩知道,未来争储道路,又多了一位劲敌。
唯独李治,却是一副非常开心的模样。
李恪虽然略显惊讶,不过很快便澹然了下来。
李恪本是庶出,虽然颇受李世民喜欢,他也知道,自己目前希望真的不大。
其他几位皇子,基本上都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角色。
他们也没有争储的野心,等到年龄到了,各自去各自的封地。
直接躺平就好。
舒舒坦坦的当个闲散王爷,也比争储道路上,血流成河要安稳踏实的多。
“明日开始便由太子监国,朕和皇后要去西域之地一趟,后宫事宜,暂且由韦贵妃负责掌管。”
李世民一番交代过后,众妃嫔,皇子和公主,自然恭敬的施礼应允下来。
李世民让众人退下,只留下了太子李承乾一人。
“观音婢,你先跟承乾叮嘱一番,朕去御书房一趟。”
太子李承乾,内心瞬间欣喜不已,监国?终于可以体验一把,当帝王的感觉了。
李世民大踏步的离开了立政殿,直奔御书房而去。
此时,李孝恭,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和马周等人,已经在御书房等候了。
他们自然是被李君羡传诏而来的。
看到李世民踏足御书房,众人齐齐起身施礼。
“众卿,坐吧!”
李世民坐下来后,神色郑重的看着这几位,值得信赖之重臣。
“众卿,朕这一走,估计没有半年,怕是回不来的。”
“朝中的诸多事宜,有劳众卿费心了……”
“太子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毕竟是第一次代朕监国,诸多朝政,还要靠诸卿商议后再做决断。”
“皇兄,朕的这块虎符,你来保管,若有突发变故,可调动禁卫军……”
李世民取出一块虎符,交给了他最为信任的河间郡王李孝恭。
这一走就是半年,李世民知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若是宫里真有变故发生,有李孝恭在,可以瞬间调动禁卫军。
“承范,(李道宗字承范)这块虎符由你保管,若有突发变故,可调动长安城所有将士,若有不听令者,可先斩后奏……”
李道宗比李世民小三岁,乃是李世民?
??堂弟,自从李世民南征北战时,李道宗便一直跟随李世民左右,李道宗擅骑射,兵法一道也颇有见解,战场上多次与李世民不谋而合。
而且李道宗心胸豁达,又一次酒宴之上,尉迟恭怒斥坐在他上方之人,李道宗出面劝解,被尉迟恭一拳打在眼睛上。
对此,李道宗并没有和尉迟恭计较,反倒是李世民将尉迟恭责罚一顿。
李世民登基称帝后,李道宗自然也被委以重任。
“玄龄,克明,玄成,宾王,眼下朝堂之上,年轻官员占据多数,你们四人好好辅左太子,今日,朕之所以未传诏辅机,你等心里应该明白……”
“朕留有秘诏,在内侍总管李德禄手中保管,若是一旦朝中有变故发生,你们四人可让李德禄取出秘诏……”
李世民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啊!
这一去山高路远,若是不好生交代清楚的话。
万一自己回来以后,龙椅之上,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那……
李世民深知皇位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这可是用命换来的啊!
珍惜!
必须得好好的珍惜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