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 第一百八十一章举国震惊,又出来一个能打的

第一百八十一章举国震惊,又出来一个能打的(4/5)

承乾深知,打仗,真的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若不是张亮将军和侯君集将军的神勇,若不是舅舅长孙无忌每日里出谋划策。
    李承乾明白,这一战,根本不可能打到平壤城。
    自己率领的可是二十万大军啊,足足二十万大军。
    若是像秦王那样率领一万五千将士?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做到!
    李承乾在内心深处,第一次承认,自己确实不如秦王。
    不过,那又如何?这一战,自己终究是胜了,自己还是大唐太子,而且太子之位,会更加的固若金汤。
    “众将士,今日之胜利,都是众将士们的功劳,大军凯旋返回长安城后,本宫会如实启奏父皇,父皇一定会对将士们重重封赏!”
    “来,众将士,举起酒樽!”
    “饮胜,饮胜,饮胜!”
    李承乾话音落地,众将士纷纷举起酒樽。
    “饮胜,饮胜,饮胜!”
    激动不已的长孙无忌,挥笔泼墨,洋洋洒洒的开始大书特书。
    恨不能把太子李承乾,给书写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这是送去长安城的喜报,做为太子李承乾的舅舅,长孙无忌深知,随着秦王殿下的强势崛起,自己如今已经和承乾,绑在一条船上了。
    一旦翻船,将会是不可想象的局面。
    所以,长孙无忌,就算是拼上老命,也决不能看着这船给翻了。
    李承乾看过舅舅写的喜报以后,满脸尽是喜悦之色。
    毫无疑问,喜报上,李承乾的功劳是最大的。
    能大胜高句丽,完全是李承乾用兵如神,身先士卒的结果。
    五万阵亡将士,被长孙无忌完全忽略,喜报之上,根本未曾提及阵亡将士之事。
    “报,高句丽王穿着百姓服饰,混在百姓中间,已经被我军发现了。”
    “好!”
    李承乾闻言大喜,将高句丽王,押解回长安城,才是一件能让父皇大喜的事情。
    “将高句丽王看管起来,除了留守将士以外,大军准备班师回朝。”
    李承乾仿佛已经看到,大军凯旋返回,父皇和母后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的画面。
    “殿下,此时不妨一鼓作气,拿下百济……”
    听了张亮将军的奏报,李承乾一愣,瞬间来了精神。
    “张将军所言甚是,众将军以为如何?”
    “末将谨遵太子殿下口谕!”
    众将军,齐齐躬身施礼说道。
    “来人……”
    “将喜报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城……”
    “若是父皇问起,就说本宫率领大军,为父皇,为大唐攻打百济去了……”
    传信兵接过喜报,恭敬的领命而去。
    李承乾亲率张亮和侯君集两位大将,带领五万精兵,直奔百济而去。
    长孙无忌则率十万大军,镇守平壤城。
    百济和高句丽相比起来,不过是弹丸之地,五万大军,已经是非常看得起他们了。
    百济国之南,乃是新罗国。
    新罗国是大唐的附属国,近年来饱受百济的欺扰。
    新罗使者曾经为此上书过大唐天子李世民,此事太子李承乾也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当张亮将军提议攻打百济的时候,李承乾瞬间便异常兴奋起来。
    自己得意忘形之下,竟然忘掉了就在平壤城不远之处,还有一个叫做百济的国家。
    …………
    初夏的长安城,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长安城的水泥厂,已经制造出了大量的水泥。
    整个春天,长安城四周和城内,都在忙着宿舍水泥路面。
    从西域直达长安城的水泥路面,已经修筑到了长安城。
    这让李世民龙颜大悦之下,直接举城狂欢。
    最近李世民唯一忧心的,便是李承乾率领的二十万大军,攻打高句丽的战况。
    按理说,已经出征八个多月了,即便是爬,也该爬回来了。
    事到如今,大军依然是渺无音信。
    李世民如何能不忧心。
    好在,李世民让袁天罡和李淳风占卜过后,二人坚称,太子此行虽有波澜,但,大胜可期!
    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占卜卦象,让李世民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长孙皇后虽然表面上,从未为承乾担心过,可是,李世民知道,她曾经很多次在深夜里暗自流泪。
    因为立政殿的宫女亲眼所见,李世民闻言,心里也是刀割般的疼痛。
    显德殿里,就在李世民准备开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时候。
    城西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