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卢昌华和胡大贵就在这儿睡了。
知道不是坏人打主意,老卢和卢妈妈提着的一颗心也放下了。
第二天一早,俩人吃了早饭,沉洋就开着车来了。
卢昌华在前面带路,一起去了长水农场三分场。
一走进水库,沉洋就暗暗点头。
作为个人养鱼,能有这么大的水面已经不少了。
胡大贵一回来,就张罗起喂鱼的事。
卢昌华先带他去看了泉眼。
那股清泉还在喷涌,水量不小。
再看泉水被分成了几股。
一股直接流进了水库,还有一股流进了暗道。
“这股水干嘛用了?
“也是养鱼。”
“这个大棚也是养鱼的?”
“是,这是暖池。”
卢昌华也没过多解释,又带着他去了水库,在大坝上转了一圈。
回来他就看见了大缸。
他走过去一看,缸里正游着一条条鲜活的大鲤子。
“这鱼真好,看着都不一般。”
“中午就吃大鲤子,新鲜的。”
“好,我就尝尝这大鲤子咋样!”
胡大娘知道来了客人,就捞了四条大鲤子开炖。
家里的葱姜蒜小葱不缺,很快鱼香味就在值班室弥漫了。
“今天又吃鱼啊?腻了啊!”
眯缝眼在外面就闻到了味道。
“咋的,你还吃腻了?”
大洪调侃他。
“就,就,就……是。”
二洪难得说了一句利索话。
“你们啊,身在福中不知福!别人想吃还没有呢!”
胡大娘出门倒水,听见了几人的话,不高兴的说道。
中午这餐炖鱼,把沉洋带来的几人都吃撑了。
这小卢家养的鱼确实好吃。
就是鲜嫩,这种弹性的鱼肉他们就没吃过!
吃了午饭,几人又喝了泉水烧的开水,竟然真的有甜甜的口感。
下午,沉洋要走了。
临走的时候,卢昌华用塑料袋给他们装了几条活鱼,还装了些泉水进去。
他们一个劲儿的道谢。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在秋收中渡过的。
卢昌华的十五垧黄豆收割了。
送去晒场晾晒了几天,去去水分,扬场过筛,去杂之后,装袋拉回了水库。
水库这边库房里还堆着饲料,只能先放进暖池值班室里的库房。
三十多吨的黄豆,把几个库房都堆满了。
黄豆刚收完,就要收玉米了。
这需要人工掰棒子。
几十个老娘们来挣钱,这十垧地也掰了好几天。
他这棒子还没掰完呢,就有养牛户找上门来。
他们想要这些玉米皮和包米杆子。
只要给他们,包米去皮这活,他们来干,不要钱。
包米杆子他们自己来收。
“行,给你了。”
这养牛户是刚来分场落户的,姓常。
家里买了几头奶牛。
胡大贵他们早就把卢家的玉米楼子拆了,搬到了水库。
这玉米楼子就建在库房的南边。
常家老少齐出动,来了七八个人,就坐在玉米楼子跟前扒包米。
大洪二洪把他们扒好的包米装进玉米楼子里。
这一忙乎就过了国庆了。
这天,卢昌华正在忙乎着喂锦鲤呢,沉洋打来了电话。
这还是队部的人跑到水库来喊他的。
待他赶到队部,等了十几分钟,沉洋的电话再次打了过来。
“呵呵,小卢啊,恭喜你呀!”
“沉处长,有啥好事啊?”
“你养的大鲤子,办公厅领导同意让后勤处采购了。”
“啊?你们采购?让我送去哈市啊?”
“咋?你还不愿意啊?”
“沉处长啊,这么远,这运费得多少啊?我的鱼能卖几个钱啊?”
“再说了,我自己店里还要用呢。”
“你放心,我们自己去车,运输这事不用你管。”
“哦,那你们要多少啊?太多可不行,我这也不多。”
“那么大个水库,你一个小店能用多少鱼啊?”
沉洋说道:“你的鱼确实好,领导尝了,每个礼拜一车没问题吧?”
“有没有问题这不得看价格么,价格适合就没问题!”
“你这个小卢啊!我跟领导申请了两块一斤,咋样?”
“这么好吃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