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 第0122章有名无实

第0122章有名无实(2/3)

片,把卢昌华推上了风口浪尖。
    黑省日报和总局报都发表了这篇新闻报道。
    随后的几天,各个管理局的报纸都转载文章和照片。
    各地市级的报纸也进行了转载。
    省市的广播电视也播发了这则报道。
    报道的内容主要是领导对农场青年的期许,对培养青年干部的指示。
    这些与卢昌华关系不大。
    可那张照片上,领导握着的可是卢昌华的手啊。
    两人都是正面形象。
    一时间,北宁农场管理局的领导们就坐不住了。
    卢昌华的改革事迹被一篇篇的报道出来。
    连续在北宁日报,北宁农垦报,黑河日报上出现。
    说卢昌华成了名人,一点都不为过。
    可身在佳慕斯的他却没有这个觉悟。
    他是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啥。
    此时他正坐在礼堂里,参加团组织的代表大会。
    他拿着几张纸坐在下面很紧张。
    原本这次大会,他就是一个过客,参加完了也就结束了。
    谁知道昨晚,大会工作人员来到他的房间,让他准备发言。
    一时间,把他搞得很懵逼。
    “发啥言啊?哪方面啊?”
    “就说说你养鱼的事。”
    李伟得知给卢昌华临时增加了发言内容,也跟着着急。
    既怕他说不好,影响到农场,又怕他说的太好,影响别人,反正纠结的很。
    “我给你写个发言稿吧,不行就照着念。”
    “诶。”
    现在他手里拿着的这几页纸,就是李伟点灯熬油给他写的稿子。
    根据会议的进程,大会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很多人都不知道增加了卢昌华的发言。
    当大会主持人宣布,由青年代表卢昌华发言时,下面静了片刻,就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几天,卢昌华的名字太响亮了。
    走到哪儿都有人在议论。
    现在他出来发言,大家正好看看这个被捧得这么高的人,到底是什么水平?!
    卢昌华被李伟推着,迷迷湖湖的站到了讲台前。
    他咳嗽了一下,让自己镇定下来。
    台下黑压压一片,他什么都看不清。
    只能看见演讲台和上面的话筒。
    他平静了片刻,拿起讲话稿,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他觉得太别扭了。
    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说的话。
    他突然停下了发言,对着下面说道:“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场职工,我只是响应农场改革的号召,跟着往前走。其实没有过多的考虑。”
    “我也没想过多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致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就是我的初衷。”
    下面一片寂静。
    谁都没想到,这个卢昌华怎么说起了大实话(本章未完!)
    第0122章有名无实
    来?!
    李伟在下面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生怕这个傻小子说错了话。
    “养鱼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种不好地,没准会赔本,这才养的鱼。”
    “大家都知道,前两年都是涝灾,连续两年都差点跑鱼,好在损失不大,这才侥幸回了本。”
    “又扩大了水库的面积,今年我在城里开了饭店,就是把水库里的鱼做了深加工,增加它的附加价值。”
    “过了年还要再扩大。”
    “这就是我养鱼历史。”
    “其实,养殖业是大农业的一部分,是农场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可仅仅做养殖,这条产业链是不完善的。”
    “还需要深加工的配合。”
    “否则养殖业就是低端的原料供应商,价值很低。”
    “而这些原料如果由我们自己深加工了,成为商品,走上市场,那么前景就更加的广阔。”
    “有人问我,现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是钱。”
    “现在想要实现产业链布局,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可是银行没有贷款,我们自有资金又很少,根本就无力发展深加工产业。”
    “希望有关领导重视起来,重点关注下面农场的实际困难,帮扶我们这些试水的人,给与各方面的扶持,尤其是资金方面。”
    这些都是卢昌华的心里话,他说着痛快,自然就流畅了起来,不知不觉又说了很多。
    “谢谢,我的发言完了。”
    卢昌华的发言,让下面的代表都各怀心事。
    这些困难实际也是他们很多人的困难,可是他们不敢说,也不能说。
    卢昌华就是个老百姓,他又不想当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