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 第0141章神秘配方

第0141章神秘配方(2/3)

已经有人居住了。
    把猪圈改建成了住家。
    这的变压器还不能拆,否则这些人就没电可用了。
    卢昌华没法,只能自己出钱,让连队出面,购买一台变压器。
    整个线路的长度有三公里。
    电线杆就需要六十根,再加上高压线和普通铝线。
    总体算下来,他得花上万元。
    好在他不缺钱,整个农场也就他能私人拉专线了。
    九月底,小麦已经收割了。
    大豆和玉米在十一后就要开镰了。
    卢昌华的新水库终于通上了电。
    长水农场电业所施工队长用鱼刺剔着牙,笑呵呵的说道:“小卢啊,这回你这可就光明喽!”
    “还是队长关照。”
    为了让电业所早点来施工,卢昌华跑了好几趟场部。
    虽然说起来,自己有场长的关系,可到了具体的施工单位,人家要是拖几天,你也没招。
    他可没少走关系。
    这年头办点事,不走关系你就别想。
    这些人,做酒不好,做醋可酸!
    临走的时候,每人拎着一条大鲤子。
    卢昌华笑呵呵的把他们送上汽车。
    有了机器有了电,就可以生产饲料了。
    其实,这玩意儿挺简单。
    先把各种原料打碎磨粉。
    然后按比例加入搅拌机搅拌。
    这时候添加剂就要加入了。
    拌匀之后,进入颗粒机。
    把那些黏湖湖的饲料在颗粒机里形成颗粒。
    这些颗粒还是软的,必须再进入烘干机烘干。
    出来的颗粒温度很高,不能马上装袋,需要降温。
    待冷却后就可装袋了。
    有的饲料厂还有其他环节。
    如增加蒸煮的环节,把饲料先高温煮熟。
    还有的增加了高温灭菌消毒的程序。
    作为内部饲料,他倒可以不用。
    如果上市公开销售,就得有这个环节了。
    否则也是不合法的。
    为了节约成本,卢昌华连装袋的环节都省了。
    先试生产了两天,根据搅拌机一锅搅拌的量,需要添加适量的添加剂。
    刚开始生产,他没有添加。
    试生产出来的饲料,先投喂给自己的鱼群,看看它们能不能适应。
    结果食性一般。
    以前,他投喂的是人工搅拌的,多了少了就那么回事。
    投喂的是湿料。
    现在投喂的是颗粒干料,鱼群也得适应一阵子。
    卢昌华就在投喂湿料的时候,加投一些颗粒料,每天逐渐的增加。
    几天时间,它们就适应了。
    那些养鱼户听说卢昌华开始生产饲料了,心里痒痒的,跑来厂里看热闹。
    见他在给自己的鱼群投喂,就跃跃欲试。
    秋天正是鱼儿长膘的时候,现在不喂啥时候喂?!
    “你们想要饲料也可以,每斤一毛,不赊账。”
    不赊就不赊。
    他们拿来了几个大麻袋,先买点回去试试。
    卢昌华第二天生产的时候,就拿着一个小纸包,从里面舀出一小勺粉末,轻轻的倒进了搅拌机里。
    搅拌时间增加了半小时。
    这一锅有一吨,他只用了一克的添加剂。
    饲料加工这活,交给了大洪二洪来干。
    眯缝眼嫌埋汰,他更愿意去喂鱼,干净啊。
    以前还得拌鱼食啥的,现在直接用铁锹往投食台上撒了。
    容易吧?
    今天投喂的时候,水中浪花翻滚,鲤鱼争抢激烈,好像抢的不是鱼食,而是什么珍宝。
    把来买饲料的这些养鱼户唬得一愣一愣的。
    刚出机器的颗粒,还在烫手,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装袋了。
    隔了一日,这十几户人家就开着车来了,这回要大量的购买。
    每家都买上一吨。
    这一吨饲料可不便宜,二百块呢。
    可他们不嫌贵。
    买回去就和自己的鱼食拌在一起,谁会傻乎乎的光喂卢家的饲料啊。
    卢家饲料的好处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他们喂了几个月都没长多少的鲤鱼,吃了卢家的饲料后,个把星期就长了一截。
    把这些养鱼户乐的,嘴巴都合不拢。
    这消息不胫而走。
    很快就传到了北宁城。
    很快,北宁周边的养鱼户就慕名而来。
    十一之后,卢昌华就忙着收黄豆和包米了。
    辣椒已经晒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