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 第0158章幸运值又增加了

第0158章幸运值又增加了(1/3)

    一九八八年是中国农历戊辰年,龙年。
    元旦的时候,天安门城楼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了。
    这也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进入八八年,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在发生着变化。
    比如长水农场三分场,黑白电视已经出现了十几台了。
    摩托车也不仅仅是卢家的专利了。
    收录机也有了许多,很多人家都传出了靡靡之音。
    今年,卢家水库卖给分场职工的冻鱼就有三吨。
    场部和其他单位来购买的多达十几吨。
    这也算是改革开放后的一大变化吧。
    以前,大家伙准备年货也就是买点粘豆包,包点饺子,炒几个肉菜,去邻居家看春晚。
    稍微富裕点的人家,给孩子买上一挂小鞭。
    这就算是过了一个不错的年了。
    今年的年货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先说家里买的零食多了。
    瓜子糖块和水果多少都买了些。
    重要的是,能吃上大米了。
    往年农场人过年能吃上点三级面粉就是好的了。
    今年不仅有大米,很多人家都一脚一脚的买猪肉了。
    以前是按条买。
    一条也就二斤。
    全家人穿新衣裳,也是今年的主题。
    男人的衣裳已经逐渐的脱离黑灰蓝绿这些颜色,也有了深浅变化。
    款式上,出现了西装,夹克。
    穿皮鞋的人多了。
    以前都是大头鞋、棉鞋,现在有了款式较新的棉皮鞋。
    女人的服装就更新颖时尚了。
    今年流行起了皮草。
    有钱人穿起了苏俄进口的貂皮大衣,没钱的也得凑个数,穿上人造毛的大衣。
    年轻男女,现在都流行皮衣皮裤加皮靴。
    农场人中能偶尔见到一个两个赶时髦的就不错了,城里这么穿的就很多。
    王瑶穿了一件貂皮大衣,上车之后,就脱了,放在了后座。
    卢昌华是皮夹克,外面穿了件毛呢大衣。
    老卢和卢妈妈也披着貂皮大衣。
    这是王瑶给买的。
    可花了不少钱。
    老卢两口子披着貂皮大衣,心里别提多美了。
    这儿媳妇,上哪找去?!
    把韩颖送到家,卢昌华在前面带路往家赶。
    到了院门口,打开了大铁门,两辆伏尔加驶进了院子。
    一家人下了车,就往屋里搬东西。
    卢妈妈当先开门,拉着王瑶就往里走。
    “让他们爷俩忙乎吧,咱们先进去。”
    王瑶从后备箱里拎出几个袋子,跟着卢妈妈进去了。
    老卢和卢昌华把年货都搬下车,冻品就搬进了仓房,瓜子糖果这些就拿进了客厅。
    卢家客厅里摆放着一套崭新的家具。
    这是卢昌华在哈市买的。
    沙发、茶几、电视柜。
    衣柜、五斗橱和写字台。
    圆形八人餐桌,配着椅子。
    “哇,这家具好漂亮啊。”
    王瑶夸赞起来。
    卢妈妈也笑眯眯的看着,暗自点头。
    儿子办事就是靠谱。
    娘俩把东西放下,坐在沙发上颠了颠。
    “真软乎。”
    王瑶家也有沙发,只是款式有点老了,用的还是弹黄。
    时间坐长了有点硌屁股。
    这沙发是海绵的,比弹黄的舒服。
    卢昌华让老爸老妈在客厅先歇着,他去厨房把炉子点上。
    王瑶跟着他去了厨房。
    点火烧炉子这种事,王瑶也会。
    北宁刚刚才集中供热。
    她家也是刚把煤炉子扔了。
    两人拿了些木头绊子,噼砍成细枝,这才用桦树皮引燃。
    轰隆隆的火势起来,卢昌华才用其他硬木压进去。
    把水壶添上水,坐在炉圈上。
    老卢和卢妈妈来到厨房,拾捣起晚饭来。
    “大贵,在家哪?我们回来了。诶,诶。”
    卢昌华给胡大贵去了电话。
    不一会儿,门口就响起了胡大贵的声音。
    “都回来了?太好了,今年过年在一起过呗。”
    他大大咧咧的走进客厅。
    卢昌华和王瑶正在泡茶,他哈哈大笑着,走了过来。
    “王瑶来了?过年不走了吧?”
    “过了年再回去。”
    王瑶笑呵呵的答道。
    “那好啊,咱们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