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 第0162章发财带带我

第0162章发财带带我(2/3)

几波买锦鲤的。
    把锦鲤一下就买走了两万多条。
    他的锦鲤初级养殖技能终于升级到了中级。
    后面的数字发生了变化。
    40000/500000
    再升级怕是得等一阵子了。
    他手里剩下一大叠支票。
    不能再等了,赶紧去哈市存钱吧。
    可他刚要去北宁,又有人找上门来。
    谁啊?
    农场总局计财局,由局长亲自带队,农场场长书记作陪。
    值班室里挤满了人。
    这下把卢昌华搞紧张了。
    我没犯啥事啊。
    “卢昌华同志啊,你是好样的,是咱们农垦系统的标兵!值得大家学习啊!”
    计财局领导打了一阵官腔,这才说道:“我们知道你养殖的锦鲤很受外国客人的欢迎。”
    “最近也卖了不少。”
    “你也知道,咱们农场需要资金,需要外汇啊。”
    他看看一脸懵逼的卢昌华,咳嗽一声,这才说道:“你的外汇能不能直接交给总局,你放心,我们按照国家的牌价给你兑换。”
    说完,他给赵怀安使了个眼色。
    “咳咳,小卢啊,你是咱们农场的职工,现在有了外汇,对你来说也用不着,就让总局处理吧,该你的钱一分不会少。”
    虽然卢昌华知道自己在汇率上会吃大亏,可现在是八十年代,这外汇也拿不进来,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行,场长,就按你们说的办。”
    卢昌华回家拿来了一叠支票。
    经过查验无误,总局计财局打下了收条。
    四百二十万美元。
    他们刚走,总局畜牧局的领导也来了。
    原来,这些东瀛专家跑去了总局,申请要在长水农场三分场建一个实验室,要搞锦鲤的繁育项目。
    可总局哪有钱搞这个啊。
    这些专家就给他们出主意,卢昌华的锦鲤卖出去,不就有外汇了吗,只是他们有个条件,要留下一百万美元来建设实验室。
    总局经过再三的衡量,同意了。
    这也不能怪他们猴急,而是他们确实需要。
    现在全国各地的外汇使用都有指标。
    农场局系统本来外汇的来源就少,自然使用的指标也就不多。
    不得不去调剂市场上花钱购买。
    现在放着卢昌华四百多万的外汇,能不眼红吗?
    在他们看来,这笔钱存在哪儿都一样,都是国家的。
    对卢昌华个人来说,也没少一分钱。
    他不吃亏。
    “小卢同志啊,那些东瀛专家和总局合作,在这儿建一个实验室,希望你能够支持啊。”
    “需要我支持?怎么支持?”
    “你的锦鲤每年提供一批,总局有专款。”
    见卢昌华皱眉,他赶紧说道:“你放心,他们只是研究,绝不影响你在市场上的销售。”
    “要是他们培育出新品种呢?没我什么事儿是吧?”
    “这个嘛,有了新品种也是国家的嘛。”
    “我只能提供普通品种的锦鲤。”
    “这是为啥?花钱还不行?”
    “他们研究他们的,我研究我的,各不相干。”
    “还有,你们的实验室必须离我的水库远点。”
    这个结果他们当然不满意,可暂时也没办法。
    只能一点一点的做工作。
    忙活完农活,九千多只小白鹅就在三千亩的水面上畅游了。
    养大鹅,卢昌华的本意是为了给鱼提供一部分饲料。
    也能改善水质,使水库里的水不至于太瘦。
    很多鱼塘养鱼都要使用化肥肥塘,他使用鹅粪,更环保更安全。
    站在岸边,看着水中的白鹅,卢昌华心里又有了冲动。
    大鹅是养了,可鹅毛怎么处理?
    难道直接卖掉?
    现在商店里出现了部分出口转内销的羽绒服。
    利润很高。
    卢昌华当然眼馋。
    可还是那个问题。
    他的主业是养鱼好嘛,养鹅就是顺手的事。
    如果把养鹅变成了主业,自己是不是又走偏了。
    这就如同当年养奶牛的事。
    他没养就是不想改变主业方向。
    不行就做大鹅罐头,反正有罐头厂了。
    没过多久,有施工车辆进入了三分场。
    卢昌华的水库在东,那些施工车辆在家属区的西边开足了马力施工了。
    他得到消息去看了看。
    那规模真是不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