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明左 > 第33章 志同道合者众

第33章 志同道合者众(2/3)

    唯独左梦庚失笑,知道根本做不到。
    侯恂眼尖,看的分明,却不愿放过他。
    “贤侄,但有所言,为何不说?吾等所求,不过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此法如有何疏漏之处,正可由你查遗补缺。”
    被找上门来了,左梦庚避无可避。
    一咬牙,只得下重药了。
    “依晚辈之间,此法不管成与不成,都不可能推广天下。”
    众人大奇,不知他为何有此论断。
    刘宗周更急,道:“说说你的道理。”
    左梦庚环视左右,甚至还看了看周围,发觉下人仆役都离着很远,才开了口。
    “当今天下,土地大多集中于皇家、勋贵、地主之手。这些人兼并田地以肥私。只靠如今之产出和剥削,已经可以满足奢靡享受。便是不足,继续兼并便是。哪有什么动力提升田亩产出?”
    一席话如同秋风扫落叶,瞬间冷了气氛。
    依旧没有人反驳左梦庚,因为大家都知道,他道出的是真相,而且很残酷。
    之所以说地主阶级在这个时代是阻扰进步的障碍,并不是指地主兼并土地有多么大的危害。
    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问题,一提及,土地兼并就是重点。
    事实上,在左梦庚看来,土地兼并能够成为大问题,是有前提条件的。
    最先决的条件就是,广大的百姓被锁在土地上,必须依靠土地来生存。也就是说,土地是广大百姓的唯一生产资料。
    当土地被抢夺后,百姓必然面临生存的压力。
    其次,就是土地的兼并并没有带来农业的发展。
    经历过后世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的人都知道,这样做才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的正确出路。
    但问题是,地主阶级兼并土地的目的只是为了抢夺财富,并不会在农业生产上进行任何的投入。
    反正靠着抢夺来的土地就可以过着富足奢华的生活,地主阶级怎么会有意愿在农业生产当中投入成本呢?
    当天灾出现,农业减产时,地主阶级的做法并不是想办法提升农作物对抗灾害的能力,而是继续扩大土地兼并,依靠数量的优势来弥补产量的不足。
    最后的一点小问题就是,落后的封建社会没办法满足更多的人口在脱离农业之后的生存。
    农业社会的生产比较单一,行业种类不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十分有限。
    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之后,并不能从其他的地方获得生存所需,最终只能走上流亡的道路。
    这就是这个时代残酷的现状。
    即使有给农业增产增收的办法,但掌握着土地的地主阶级并不会去做。
    这也是地主阶级和资本主义时代大农场主的最大不同。
    后世大农场主虽然从事的也是农业,但他们其实更像是工厂主。
    土地是他们的生产资料,粮食是他们的商品。
    他们将产出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去贩卖,换回来的收益,要么是扩大再生产,要么是化为自身的财富。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大农场主自然愿意在农业的增产增收上下功夫、搞研究。
    可地主阶级不同。
    地主阶级的财富是土地。
    至于粮食,则是土地产出的果实。
    地主阶级拥有越多的土地就拥有越多的财富,至于土地上的产出,只是附带的而已。
    这也取决于封建社会,财富的种类单一。
    粮食生产出来后,转化不了多种类型的财富,自然也就无法刺激地主的积极性。
    结果农业的产量无法提升,满足不了更多的人口需要,农民的土地又被抢夺,加上天灾乱政,一场庞大而猛烈的社会危机也就到来了。
    左梦庚没有说的太多,只是提了一嘴农业增产增收的问题,就已经让刘宗周等人感受到了棘手。
    地主是什么德行,这些人当然清楚。
    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本身也是地主。
    只是和传统的地主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的财富里并不单单只有土地,商业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
    这些农商结合的社会精英,对于整个社会的问题看待的也就更加全面。
    自然也就知道左梦庚提及的增产增收问题,是多么的困难。
    至于殖民扩张的办法,左梦庚压根没提。
    和徐若琳说起来不需顾忌,也不会有什么后果。但面对这些人,谨慎一些没有坏处。
    中华民族自赵宋以后,对外扩张的兴趣就不是很大。
    此时他无权无势,提出来只会招惹麻烦。
    待这些人回到朝廷后,面对那个貔貅一样的帝王还有日渐恶化的局势时,他们才会明白正确的道路在哪里。
    到时不用左梦庚折节下交、礼贤下士,只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