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明左 > 第64章 军服

第64章 军服(2/2)

个决定,又让妇人们轻松了许多。
    如此一来,后营的军服,就只需用棉布在里面塞入棉花压实就成。连铆钉都取消的情况下,比后来清军的棉甲还要简单。
    显然,这样的军服,就不具备任何的防御功能。
    不是左梦庚偷工减料,也不是他拿士兵的生命不当回事。而是在先进的武器加持下,还在防御上面做文章,纯粹是浪费。
    在火器大规模装备军队后,护具就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了。
    人们研究发现,制作再精良的护甲,也挡不住火枪火炮的打击。
    相反去掉护甲,增加灵活性,反而躲避打击的可能性更高。
    也只有中国这边,一直到清末了还有穿着护具的军队存在。
    而到了二战后,各个国家对护具的重视程度又提升了。
    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枪械的口径缩小,子弹威力跟着变小。在有一定护具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防御杀伤。
    二是新式材料的应用,使得防具变得轻便,更具备实战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都使用步枪交战,一方有防弹衣,一方没有,那么没有防护的一方肯定吃亏。
    这也是在许多国家,为何允许拥有枪支,但私自拥有防弹衣却是重罪的原因。
    在布面甲的改造上,左梦庚不但取消了铁片,还对细节做出了更改。
    “这些布面甲必须将袖子也缝上,它就是一件完整的衣服,知道吗?”
    王秀芹面露难色。
    “少爷,加了袖子的话,便是俺来做,也得花不少时候。”
    得,从无到有就是这么难。
    左梦庚只好耐着性子,仔仔细细地教这些妇人怎么做。
    “你们要学会分工。裁布料的就裁布料,压棉花的就压棉花,缝线的就缝线,装扣子的就装扣子。否则一件军服,光靠一个人来做,能做多少?”
    大家伙都懵懵的,从没有这么做过,显然体会不到其中的好处。
    左梦庚干脆随便指了一个妇人。
    “你裁一块布料需要多少时候?”
    那妇人一乐。
    “那有啥费事滴,三俩下不就完事了。”
    左梦庚又对下一个妇人问道:“往布料里压棉花,需要多久?”
    那妇人谨慎,犹豫着道:“要想压实了,总得一个时辰。”
    左梦庚不管,又找一个人。
    “你缝袖子需要多久?”
    “最多一炷香。”
    左梦庚拍拍手,把大家的吸引过来。
    “都听着了吧?如果这么分工,做好一件军服,顶多也就两个时辰。这不比你们一个人忙活,快得多了?”
    说这些的时候,他真切地体会到了《国富论》中关于分工的妙论。
    那些妇人也不傻,寻思一番,也发觉了其中的妙处。
    王秀芹真的是一个很负责的人,有问题也不藏着。
    “少爷,你说裁布料的就裁布料,缝针线的就缝针线。可大家伙裁布料的手法都不同,大小也不一样,缝的针线疏密也不一样,那咋办?”
    左梦庚强硬地下了死命令。
    “标准化,一切都必须按照规格来。需要裁多大的布料就是多大,需要缝多少针线就是多少针线。你们所有人,都必须按照规格来。”
    王秀芹没有害怕,继续追问。
    “可有的人个子高,有的人个子矮,俺们要是做的军服都一样大,当兵的咋穿?”
    这种问题可难不倒左梦庚。
    “你们可以制定出一个等分标准出来,比如做的衣服,分成四尺半的、五尺的、五尺半的,等等。这样一来,虽然做出来的衣服不能正正好好,但总归大差不差吧?”
    妇人们一琢磨,纷纷叫好,知道这个办法不错。
    左梦庚可没有满足,想了想,道:“等冶铁所那边开工了,我让他们先做一些尺子送过来。你们制作的军服,必须要按照规定的尺码来做。”
    看样子,要想让工业顺利发展,除了技术研发之外,标准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左梦庚记在心里,决定回去之后先搞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