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明左 > 第114章 谋

第114章 谋(2/3)

纷纷找地方休息,坐等东江镇退兵。
    柳一元却平静不下来,走到左梦庚身边,问出了一个担心的疑惑。
    “你说,那两个鞑子从哪儿来的?他们为何要坐船离开?”
    左梦庚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
    “你觉着这两个鞑子是从东江镇过来的?”
    鞑子远在辽东,要想跑到登莱,除了陆路经辽西、山海关、畿辅、山东外,走海路更快。
    可后金在海上没有任何优势,辽西和东江镇不放行,万万过不来。
    这一次两个鞑子将将要走的时候,东江镇又来劫掠,说是巧合,很难令人信服。
    左梦庚知道一些历史资料,倒是明白怎么回事。
    “毛文龙一直没有断了和东虏的来往,东虏有人从他的防区过来很正常。”
    柳一元大吃一惊。
    “你是说毛文龙通敌?”
    左梦庚解释道:“不是通敌,而是在和东虏议和。”
    柳一元并没有平静下来,反而更加难以理解。
    “他疯了,不怕被天下人唾骂吗?”
    左梦庚说了一些密辛。
    “不单单是他,那位袁督师也在和东虏议和。”
    怕他继续追问,左梦庚加了一句。
    “朝廷知道。”
    柳一元简直要怀疑世界了。
    “那位袁督师平台召对时,豪言五年平辽,竟敢行议和之举。这……这不是失信于天下,损国威于域外?这是取死之道啊!”
    左梦庚倒是平静,反问道:“那实在打不过东虏,又该如何?还有,谁跟你说五年平辽的平,是平定辽东?使辽东平静,就不是平吗?”
    柳一元人都晕了。
    “还能做此注解吗?”
    毛文龙当天就撤军了,连夜回了东江。
    可这件事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大。
    后世关于毛文龙究竟有没有干过劫掠登莱这件事,争议颇多。
    不说左梦庚如今亲身经历了,自然知道不假。马上发生的一件事,更足以证实这件事。
    崇祯愤怒下旨,将登莱巡抚王廷试问罪罢官,免职为民。
    倘若毛文龙没有行过劫掠登莱之事,崇祯为何将王廷试罢官为民?
    并且终崇祯一朝,都没有再起复王廷试。
    崇祯朝除了那些问罪处死的官员,其余的很多人基本上都是起起落落无数次。
    王廷试在这个时间点被罢官免职,并且始终没有得到起复,足以证明毛文龙劫掠登莱一事不假。
    从毛文龙劫掠登莱到王廷试被罢免,这中间足足过去了十余日。
    左梦庚始终潜伏在登州城外,等着徐雅晴出逃。
    结果等到的,是王廷试黯然离职的车队。
    登州西门外的山坡上,看着迤逦出城的车队,柳一元有些麻爪。
    “怎么办?动不动手?”
    侯庆春咧嘴。
    “这咋动手?”
    王廷试即使被罢官,可毕竟曾是朝廷大员。
    这要是刚离职出城,就出现意外,朝廷肯定会追究。
    左梦庚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得道:“暂且跟着,相机行事。”
    于是,大家就悄悄地跟着车队,一连行了多日。
    左梦庚并不知道,徐雅晴已经发现了他的踪迹。
    两个鞑子被杀的消息,徐雅晴是在毛文龙劫掠登莱后的第三天得知的。
    毕竟女真人的外貌奇特,非常好认,此事在城中传的沸沸扬扬。
    徐雅晴虽然不知道是谁干的,但也明白自己暴露了。
    本来她确实如左梦庚所想的那样,是准备迅速脱身的。
    不曾想她这边还没有准备好,朝廷的旨意来了,王廷试丢官为民,权势尽失。
    一时间府中纷纷扰扰,徐雅晴也找不到离开的机会。不得不上了王廷试的车,跟着出城。
    徐雅晴到底不是一般人,虽然不晓得是谁盯上了自己,还是迅速做出了布置。
    车队西行三日,到了莱州胶河附近,在海仓县休息时,那个侍女终于窥着王廷试不在的机会,凑到了徐雅晴身边。
    “后面有十余骑始终跟着咱们,应该就是盯上咱们的人。”
    徐雅晴眯着眼睛,杀机毕露。
    “让薛际动手,就算不能干掉这伙人,也要拖住他们。”
    侍女更关心徐雅晴的处境。
    “你怎么脱身?”
    徐雅晴神情更冷。
    “又有何难?王廷试丢了官儿,落毛的凤凰不如鸡,难道我还要陪他回老家吗?”
    侍女有些担心。
    “会不会惹麻烦?”
    徐雅晴闻言失笑。
    “造反这么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