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明左 > 第145章 最惨的人

第145章 最惨的人(1/2)

    军营外,看着迤逦北行的大军,留守的周游颇为不甘,也有不解。
    “此去京畿,危机重重。即便全军出征,恐怕也力有未逮。你为何还要留下两百士兵?”
    左梦庚幽幽地看着周围,用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你信不信,就在这附近,一定有徐雅晴的眼线。”
    周游不免惊悚。
    “你是说……”
    左梦庚缓缓摇头,目光凝重。
    “徐雅晴没道理平白无故跑去登州,至于她到底要做什么,我至今还没有猜透。可思来想去,我这么一只大老虎蹲在旁边,无论如何她也不敢轻动。总要给她机会嘛,让她看到希望,她才会暴露目的。”
    周游明白了。
    左梦庚主动请求去京畿参战,一方面是要借助后金锻炼军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蛇出洞。
    他不离开山东,徐雅晴必然会顾虑重重,不敢轻动。
    但徐雅晴这种人,一旦潜伏起来,那就不可能找的到她。
    只有让她自己跳出来,才有机会消灭。
    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周游,左梦庚又吩咐道:“瞿明府和张兵宪那边,一定要留人,两边必须时常保持联络。还有庄子和军营这边,不许出、不许进,如果有人窥探,直接杀了就是。庄子上再抽调一批人出来,增强护卫。”
    左梦庚在注重练兵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民兵的作用。
    因此左庄上的农夫、工人,在日常的劳作之余,也都要接受军事训练。
    最起码这些人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队列、射击、刺杀技术,而且也能达到听从号令的程度。
    这才是左梦庚放心只留下两百正兵的原因。
    该交待的都交待完了,左梦庚策马扬鞭,追上大军,全部心思也都放在了即将到来的大战上。
    后营一路北上,打的是临清协的旗号。
    只因整个营的规模太大,如果还是打后营的旗号,人家一看你一个营这么多人,很容易惹麻烦。
    而打着临清协的旗号,那就没有关系了。
    大军借助各家的船队,走运河一路北上,前半程非常轻松。到了沧州,漕运中断,大军改走陆路。
    在这里,左梦庚突然下令,大军转向。
    舍弃了正常的沧州——兴济——青县——静海——天津——武清——香河线路,而是改走景和镇,绕过大城以西,贴着三角淀,深夜穿过杨村外围,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了宝坻以南的大良镇一带。
    如今情报司和侦察大队的人早已遍布京畿,在大军一路行来时,完成了战场遮蔽,才使得后营顺利到达安置点。
    也就是说,在如今的京畿战场上,后金自以为他们开了全图。殊不知,还有这么一支军队始终藏在迷雾中。
    当然了,一个营的明军,后金也未必看的上。
    因为这条行军路线,后营到达大良镇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十三。
    甫一进入大良镇,左梦庚就下令隔断内外,封锁消息,结果却闹出了风波。
    “千座,有个书生不听军令,非要出镇。您看,是不是执行军令?”
    书生?
    什么样的书生能够不畏大军,还要一意孤行呢?
    左梦庚赶到事发地点,就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的瘦弱书生,正在鼓噪。
    “真是岂有此理?告知尔等,本官可是接到朝廷委任,须赴京任职。尔等阻挠行止,意欲何为?”
    士兵们怎会理他,只是刺刀逼住。
    不过看的出来,此人如果真的硬闯,士兵们可是会动手的。
    左梦庚走的近了,拱手为礼。
    “在下乃本地主将,不知前辈如何称呼?”
    见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将领,那书生怫然不悦,一甩袖子,神情颇为高傲。
    “本官侯恪,恭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你这小将,好大的胆子,竟敢私自拦阻通行?”
    一听此人自报家门,左梦庚哈哈大笑。
    “我道是谁,原来是若朴公当面。”
    对方一愣,不知道他的亲近何来。
    “你是……”
    左梦庚亲切地道:“晚辈临清左梦庚,年前曾聆听若谷公训诲。”
    侯恪恍然,也不禁高兴起来。
    “啊,你便是左梦庚?早听家兄提及过你,不想今日在此遇上。”
    原来这侯恪就是侯恂的弟弟,著名侯氏三杰之一。
    左梦庚问过才知道,侯恪本在南京担任国子监祭酒。不久前接到调令,赴京师国子监任职。
    结果顺着运河北上,到了沧州走不通,侯恪也只好改走陆路。
    得知后金肆虐遵化等地,侯恪不敢往北走,于是折返向西,打算经过香河去京师,结果正好和左梦庚撞上。
    寒暄完毕,侯恪还是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