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明左 > 第483章 锦衣卫的困境

第483章 锦衣卫的困境(1/2)

    原本的历史上,崇祯五年、六年的境况还不算很糟糕。
    随着陕西的流寇被剿灭,洪承畴、曹文诏进入山西,西北的情况开始好转。
    辽东的后金正忙着处理内乱,也没有对大明施加军事压力。
    山东的东江叛乱虽然还在,但随着关宁军参战,平息已经指日可待。
    可如今不一样了。
    陕西的流寇虽然平定了,可李自成等人却进入了京畿,开始威胁京师的安全。
    后金的内乱虽然更加严重了,但山东的叛乱让大明伤筋动骨。
    没有了关宁军,大明如今连山东腹地的情况都失去了掌握。
    要不是高起潜去了山东走一遭,大明君臣都没有意识到,局势失控到如此程度。
    可是该如何处理这个局面呢?
    周延儒不说话,温体仁也不说话。
    先前为了争权夺利,两人打的不可开交。
    可他们十分清楚,山东如今是火坑,不能往里跳。
    见两个最为倚仗的臣子哑火,崇祯十分无奈。
    王万象的想法没有那么复杂。
    “陛下,当务之急,理应再派兵马,速速平息叛乱才是。”
    生气的人更多了。
    派兵马,也得有兵马可派才行。
    周延儒琢磨着,再这么下去,崇祯迟早还会找到自己这个内阁首辅头上。
    不如主动出击,祸水东引为妙。
    “陛下, 如今山东境况错综复杂, 不宜忙乱出手。微臣愚见,当派遣得力人手, 侦悉确凿,方为上策。”
    一句话,就把锦衣卫给卖了。
    崇祯这才想起来,山东出了这么大的事儿, 锦衣卫竟然什么报告都没有。
    他又命人传了吴孟明和韩川过来, 劈头盖脸痛骂。
    “尔等为朕之耳目,朕将军国大事尽付尔等,缘何玩忽职守、堕避至斯?”
    吴孟明匍匐在地上,满头满脸都是冷汗。
    这么大的事儿, 锦衣卫啥情报都没有, 就是罪该万死。
    关键时候,韩川一咬牙,决定实话实说。
    “陛下, 臣等冤枉。”
    在崇祯逼视过来时,韩川揭开了老底。
    “陛下委以重任,恩誉隆加,臣等原该拼死回报。只是先前锦衣卫多番裁撤,后又资财拮据,诸般情报线索亦已断绝。陛下有所不知,我锦衣卫上下,如今便是在这京师之内, 竟也为五斗米而摧折。有心报国, 无力回天呢。”
    一句话。
    不是我锦衣卫不想干事,实在是没钱。
    治理一个国家, 需要钱;行军打仗, 更是花钱如流水。
    而在情报领域,钱更是不可或缺。
    从前大明强盛时, 锦衣卫号称无孔不入, 没有谁能够避开锦衣卫的耳目。
    靠的是什么?
    除了精兵强将之外, 当然是广撒金钱, 到处收买了。
    可如今呢,朝廷已经许久没给锦衣卫拨款。
    这没了钱, 以往拿钱办事的人自然也就不办事了,锦衣卫也就失去了遍布天下的耳目。
    山东的情况无法获悉, 还真不是锦衣卫自身问题。
    韩川甚至讲出了锦衣卫如今的困境。
    许多人如今连吃饭都成问题了,自然也就无心办事。
    实情是实情,可崇祯更气。
    一个个的天天事情都做不好,要钱却很积极。
    朕哪有那么多钱给你们?
    “休得无故抱怨,朕信尔等,焉可不报?山东情状,速速探来。”
    要钱没有,山东的情况还得去办。
    吴孟明和韩川并排跪在一起,当真是欲哭无泪。
    出了殿, 到了外面,吴孟明竟第一次和韩川同病相怜。
    “世人皆道咱们锦衣卫威风, 可谁知咱们的苦啊?多少兄弟,数年都没换过一身新衣衫啦。”
    韩川亦是阴郁。
    “都督,再这么下去, 咱锦衣卫恐怕要王小二过年……”
    长隆米店。
    锦衣卫小旗林小刀带着两个手下撞门而入。
    “掌柜的,生意兴隆啊!”
    掌柜陈老发正在打着算盘,忙从柜台后迎了出来。
    “哎哟, 今儿什么风,把林爷请来了?”
    林小刀呵呵冷笑。
    “穷风。”
    陈老发橘皮老脸想笑,挤不出来。
    “林爷说笑了,这四九城谁不知道锦衣卫的威风啊。阎罗王见了你们,那都得退避三舍。”
    林小刀不吃这一套。
    “合着你也知道,爷们为了保护你这店安生做生意辛苦啊?知不知道,这大冷的天爷们还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