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明左 > 第639章 张溥的勇气

第639章 张溥的勇气(1/2)

    监牢毫无疑问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
    很多人陷入其中,都会九死一生。
    但也有人例外。
    张溥就是如此。
    他的牢房干净舒适,朝南的窗子甚至会有温暖的阳光照入进来。
    房中摆放了桌椅纸笔,供他书写。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他的静室呢。
    脚步声到了近前,一个太监的声音传入张溥的耳朵。
    “西铭先生,陛下有旨,命你觐见。”
    张溥没有任何反应,依旧低头书写。足足写完了最后一个字,才将文卷收好,起身走出了牢房。
    “西铭先生,沐浴更衣之地已经备好。”
    张溥侧眼看去。
    “为何要沐浴?为何要更衣?”
    那太监闻言一滞。
    “觐见陛下,自然要沐浴更衣。”
    张溥却不听从。
    “生是走一遭,死是走一遭,这牢狱也是走一遭。种种这般。都是张某所历,不敢欺君。”
    太监恼怒,可是也没有办法。
    只能任凭张溥穿着朴素的衣袍走出了监牢。
    等刑部大牢的门打开时,外面人山人海的景象令张溥顿住了脚步。
    “张某何德何能,竟劳京师百姓如此相待?”
    太监在一旁脸色古怪。
    “西铭先生误会了,这些百姓是来看毛承禄那逆贼被千刀万剐的。”
    张溥愕然,难得闹了一个大红脸。
    可这般走出去,迎着无数探寻的目光,让他颇为不自在,甚至走路都顺拐了。
    他们刚刚走出去不远,身后陡然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叫骂声。
    张溥回头看去,就见一辆囚车缓缓走出监狱。
    囚车上木栏里此时正关着一个蓬头垢面的男子。
    尽管有大队的锦衣卫左右看护,可愤怒的京师百姓依旧前仆后继,冲击的马车摇摇欲坠。
    更有数不清的东西朝着车中之人砸去,几乎一瞬之间场面被彻底乱了。
    张溥遥遥看了,唏嘘不已。
    “这便是东江叛贼毛承禄吗?”
    太监的眼中闪过恨色。
    “正是此獠。陛下有旨,今日将其千刀万剐,只怕也难消天下百姓之恨。”
    张溥默默无言,心中却闪过一个念头。
    “杀了一个毛承禄,就能天下太平吗?”
    “张溥,你可知罪?”
    养心殿内,崇祯的质问并没有让张溥有任何紧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虽处江湖之远,然忧其君。所作所为全为了大明江山永固,不知何罪之有?”
    崇祯嘿嘿冷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山东逆贼的说法吧?你倒是用的顺畅。人都说你张西铭和山东势不两立,依朕看来,恐怕未必如此。”
    张溥直言相对。
    “陛下,山东果为叛贼乎?既如此,请明旨诏告天下,召集天下有识之士,当以平叛为首要。”
    这一下顶的崇祯异常难受,怒火当场就上来了。
    “国朝大事纷繁复杂,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偏偏尔等绑架民意、祸乱朝堂,以致民议纷纷,人心紊乱。情势缓急不能筹谋,时至今日你还不知错吗?”
    张溥慨然应对。
    “学生既非朝堂重臣,又非领兵将领,能为大明尽忠孝命之处,唯纸笔尔。倘若陛下有命不得言语,学生立刻封笔归山,自去做一草木人罢了。”
    崇祯哼道:“你这是心里有怨气,怪朕不重用你罢了。”
    张溥连忙叩头抢地。
    “学生不敢。”
    “历来朝廷简拔,选贤任能,辅以品德。想要朕重用你,还需拿出真本事来才是。”
    张溥内心无比激动。
    “国朝养士两百年,学生深受隆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功名利禄于学生,只如浮云尔。”
    崇祯呵呵一笑,神请讽刺,好歹没有当场说出来。
    “你与山东之论战,朕已获悉。当今天下,能够凝聚人心、拨乱反正者,惟你而已。此篇文章你已看过,可有对策?”
    崇祯将《历史的进程》递给张溥,透露了自己的目的。
    这篇文章如今传的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民间议论纷纷,有不少人认同其中的观点。
    崇祯看到后大为惊恐,终于知道了山东的可怕之处。
    可现在朝廷武力不足,四面楚歌,没办法军事征剿。
    这才是崇祯想到了张溥的原因。
    在山东的思想大肆传播之际,唯有张溥一直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崇祯要想维护道统纲常,自然有利用张溥的影响力。
    听到崇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