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没有想到这个后手如此勐烈。
新式火炮的轰击之下,义军全线崩溃。即便是老营士兵也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开始纷纷后退。
明军士气大振,看到卢象升的帅旗前移,各部争先恐后投入到了反攻当中。
这个时候青铜炮的好处尽显无疑。
只需要四个人就可以推着一门炮跟随前进,后面的民夫则推着小车,上面装着弹丸和火药,一点都不耽搁开炮。
遇到壕沟的时候,厚木板铺上,轻便的青铜炮就能够越过。
当需要开火的时候,只需要将后面的架子打开、往地上一杵,火炮就稳如泰山。
义军的火炮虽然也进行了反击,可是两者的射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义军这边往往只能打上一轮炮弹,明军这边早已经打了三、四轮。
虽然明军的炮弹不大,可是威力却不小。频繁的发射速度、惊天动地的巨响,给义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明军前面丢失的两道壕沟很快就全部夺了回来。
不但如此,在火炮的掩护下,明军追着义军的溃兵一路掩杀。
远处的中军里,看到败局已定,高迎祥几欲吐血。
此时伤亡的,可都是老营的精锐。这一仗足以让他伤筋动骨。
可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
关键时刻,高迎祥展现了枭雄的素质。
他对心腹爱将刘哲命令道:“你去收拢退兵,径自西去,不需等待。”
刘哲连忙带领亲兵朝前迎去,竭力维持阵线。
高迎祥却不管本部兵马的状况,他将所有的骑兵都招拢到跟前。然后长刀一指,朝着左翼奔袭而去。
他看得明白,正面的战事已经无法挽回了。
骑兵在后面,根本没有办法投入战场。只能看着老营的步卒被一点点的吃掉,还要担心溃兵冲散了本阵。
这种时候要想稳住战局,就必须寻找突破点。
右翼的张献忠和左良玉互相磨蹭,谁也奈何不了谁,阵线完整,找不到什么机会。
雅文库
唯独左翼老回回等人已经跟祖大弼搅合在了一起,厮杀的十分惨烈。
而骑兵又是义军最大的威胁。
明白了这一点,高迎祥孤注一掷。
他率领麾下万余骑兵,直接抄向了祖大弼的后路。
这一股生力军的加入,瞬间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
祖大弼着实吓得够呛,不敢再亡命冲锋,而是将本阵聚拢到一起,不给高迎祥冲散的机会。
高迎祥的加入,切断了关宁军的后队,但是对祖大弼的本阵却无能为力。
无可奈何,高迎祥只好将落单的关宁军后队全部吃掉。
光是这一战,四百多个关宁军铁甲骑兵就换掉了一千三百多义军骑兵。
可不管怎么说,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祖大弼的关宁铁骑算是丧失了战斗力。
达到了目的,高迎祥发出信号,指挥各部撤退。
老回回、一字王、撞天王等人早就不想打了,收到命令立刻纷纷后撤。
祖大弼人少,而且打了这么久,战马早已经没有了体力,所以并不敢追击。
高迎祥亲自殿后,掩护其他各路首领徐徐向西而去。
至于闯军步卒,则被卢象升打得溃不成军,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马追上了大部队,落荒而逃。
卢象升本想趁胜追击,接到关宁军无力再战的通报,也不得不停了下来。
至于右翼,看到其他各路都撤了,张献忠哪敢停留?
他多了一个心眼儿,没有去追随高迎祥等人,而是调头南下,直奔湖广。
既然卢象升率领大军出现在了凤阳,那么湖广必定空虚。
张献忠早就觊觎湖广的富庶,哪能放过这个机会。
战场渐渐平静下来,最终以明军的胜利而告终。
看着满地死尸不分敌我,卢象升意兴阑珊。
这样的仗即便是打赢了,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所有死掉的人,全都是大明的子民啊!
何时才能天下太平,万民安居乐业?
手底下的将领们却很开心,毕竟打了大胜仗,实打实的战功。
汤九州顶着一身鲜血跑了回来,眉开眼笑的模样就跟发了财一般。
“总理大人,末将不辱使命,斩杀贼寇数千。可得跟朝廷好好请功,犒劳一下儿郎们才是。”
卢象升回过神来,挤出笑脸。
“汤将军此战居功甚伟,本官记在心中。稍安勿躁,该是你的功劳定然不会短缺。”
得了卢象升的保证,汤九州才放心下来。
看到火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