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明左 > 第1051章 政策

第1051章 政策(1/2)

    “凡是去吉林省的人,政府都会给予土地,知道会给多少吗?”
    潘晓纳伸出三根手指。
    “三百亩,每个人三百亩。除此之外,不管开垦出多少,都归其名下。”
    场面一时安静,唯有知了的叫声搅得村民们心绪不宁。
    不是他们不想说话,而是他们都已经陷入了混沌当中。
    难道……
    听错了?
    还是这个年轻的县长发了癔症?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两个字。
    不信!
    没办法相信啊!
    三百亩土地,那是什么概念?
    他们整个村子上千口人,总共加在一起也不过才一百五十亩土地。
    还一个人分三百亩土地,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让潘晓纳憋红了脸。
    “咋不信呢?这可都是真的,我用项上人头做保。只要人过去了,立刻就给分地。”
    一个汉子撇撇嘴。
    “官府会那么好心?给俺们分这么多地?那些地主、员外们,咋不去呢?”
    潘晓纳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是数字太大,吓坏了这些淳朴的百姓。
    “你们不知道,这一次移民到吉林省,就是为了解决大家伙耕地不足、吃不上饭的问题。那些地主、员外,一个个过得好好的,谁愿意去呀?可你们不一样,眼瞅着都要饿死了,给你们地种,种不种?”
    话糙理不糙,反而让村民们有些将信将疑起来。
    “官府真给分那么多的地?”
    潘晓纳干脆拿出地图,在吉林省的范围画了一个圈。
    “你们好好瞅瞅,这是多大的地方?比咱们两淮省大了五倍不止。可那么大的地方,遍地都没人,全都是荒地。甭说给你们一人三百亩,就是三千亩都分不完呢。”
    又有人贪心起来。
    “那就给俺们三千亩呗,俺们也不嫌多。”
    潘晓纳气笑了。
    “给你们每人分三百亩你们都种不过来,分三千亩跟没分有啥区别?”
    众人听了,不禁点头。
    都是庄稼地里的好手,一个人能种多少地,大家都心里有数。
    其实就算三百亩地,一个人累死累活也种不过来。
    一想到即将拥有这么多的土地,许多人的心思都活泛了起来。
    可是再看看地图,又不禁犹豫。
    “那么远的地方,可咋去呀?”
    夏国政府显然已经做好了万全之策。
    “坐船去。政府已经都准备好了,你们这一路上过去,吃的、用的、穿的,政府都给提供。不用你们花一分钱,也绝对饿不着你们。”
    村民中有见识的,提出了另一个担心的问题。
    “那地方有鞑子吧?听说鞑子杀人不眨眼的,不会把我们都杀光吧?”
    潘晓纳哈哈大笑,又在地图上标记出了满清的势力范围。
    “你们看,鞑子的地盘在这儿呢。跟咱们的吉林省足有千里之远,根本就过不来。再说吉林省驻有十万大军,就算鞑子打过来了,也不是咱们的对手。”
    普通的村民显然消息是闭塞的,他的话并不能令大家安心。
    “鞑子那么厉害,官军打得过不?”
    潘晓纳在基层磨练的久了,早已掌握了足够的耐心。
    “你们还不知道吧?就在这个上半年,咱们的军队和鞑子在朝鲜着实打了好几仗,全都是咱们胜了。鞑子根本不是咱们的对手。”
    村民们好奇的凑上来,找到了朝鲜的所在,一时间议论纷纷。
    满清究竟有多厉害,其实他们也没有概念,只不过是往常听人说起罢了。
    至于夏军到底是不是比满清厉害,他们也不在乎。
    反正都是要饿死的人了,怎么才能活命,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石三当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不管何时对官府都不是那么的信任。
    “官家给咱分了这么多的地,要是种不出来,官家可有啥说法?”
    潘晓纳细致的给大家讲解政策。
    “政府给大家伙分这么多的地,是因为那边的荒地太多,需要人来开垦。至于能种多少,大家伙都尽力而为,政府并不强制。对了,种子、农具还有牲畜,政府都会给大家备好。这有了牲口,能多种不少地吧?”
    村民们再也坐不住了。
    每个人能分三百亩的田地,就已经十分吸引人了。政府还提供种子、农具和牲畜,这更是敢想都不敢想的。
    “要是有牲口的话,俺一个人就能种三百亩。”
    潘晓纳可不是五谷不分的官员,知道那人是在吹牛。
    就是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