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明左 > 第1370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

第1370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1/2)

    明左风起山东第1370章城头变幻大王旗多年的流寇生涯,让李自成临机决断非常坚决。
    既然决定了要撤军,那就动作飞速。
    当走到永平范家庄的时候,李自成一声令下,吴襄就被砍了脑袋。
    这个在明末风云中拥有一时之地的家伙,最终因为儿子的野心而丧了命。
    这还不算,当李自成回到京师之后,又将吴家三十四口全部斩杀。
    也是因为这个,吴三桂和李自成彻底结成了死仇,不死不休的那种。
    从此以后吴三桂追杀起李自成来格外卖力,也是李自成覆灭的罪魁祸首。
    讽刺的是,就在吴家血流成河的时候,吴三桂却迎来了人生巅峰。
    就在山海关下,多尔衮代表顺治,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
    以异姓封王,吴三桂立刻成为了天下焦点。
    不过清军并没有顺势对顺军展开追击,而是在山海关停留了一段时间。
    原因也很简单。
    山海关乃是沟通关内和辽东的必经之路,自然也是清军的唯一退路。
    多尔衮未虑胜、先虑败,在没有巩固好后路的情况下,绝对是不会进军的。
    他一边在山海关建立巩固的关防,一边给沉阳去信,让满清高层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入住中原。
    他在打开局面的同时,豪格也没有闲着。
    在后方主持大局的豪格,先是向旅顺方向派遣了五千兵马,以防旅顺的夏军趁机北上。
    同时又给四平方向安排了得力干将,预防夏军从黑龙江流域冲下来。
    做完了这些,豪格亲自率领满清高层,护送着顺治和孝庄皇后开始朝着京师进发。
    四月二十六,李自成狼狈逃回了京师。
    与此同时,风言风语也在京师内甚嚣尘上。
    许多人都知道了顺军在山海关下打了大败仗。
    那些在顺军拷打之下生不如死的官员、太监、勋贵全都激动不已,向着东方翘首以盼。
    哪怕即将来到的乃是满清,是曾经大明最大的敌人。可是这些人为了活命,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速速拆除关厢民房和羊马墙。”
    刚刚稳定下来,李自成就下了命令。
    李岩越众而出,问道:“陛下是打算固守京师吗?”
    李自成身心俱疲。
    “这难道不是应有之义吗?”
    李岩连忙道:“陛下,我军新败,阵容不整、兵力不足。京师位于平原之上,四周无险可守。一旦清军攻来,则成为死地矣。依臣之见,不如退回陕西,借助天险重整旗鼓,再和清军一较高下。”
    立刻有不少人跳出来,支持李岩的想法。
    就连刘宗敏都是如此。
    山海关下受了重伤,也将刘宗敏的傲气彻底打掉了。此时再提及清军,他竟然惶惶如同丧家之犬。
    见这么多的人都想要放弃京师,李自成倍感无力。
    从本性上来讲,他真的不想放弃京师。
    毕竟这里是天下都城,代表正统所在。他刚刚灭了大明取而代之,如果轻易放弃了京师,恐怕也会失去天下仰望。
    其中的难处他一清二楚。
    可是李岩的提议,也不是没有道理。
    李自成苦苦寻思,结果翻遍了记忆,在京师附近也找不到一支能够抗衡清军的兵马。
    其余各地的顺军想要调动过来,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可是就这么退走,实在是不甘心呢!
    牛金星到底能够体察圣意,知道他的症结在哪里。
    “陛下已经消灭大明,成为天下正统。依臣之见,当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以固民心。”
    京师守不住也就守不住了,但是要让李自成成为皇帝这件事变成既定事实。
    有了这个名头,李自成不管退到哪里,都能够组织起有效的兵马,总有重新打回来的一天。
    换源app】
    果然听到牛金星的建议,李自成露出了笑脸。
    “就按丞相的办法准备吧。”
    一时之间,大顺上下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
    主要是两件事。
    一件是筹备李自成的登基大典,另一件事就是转运拷掠而来的财宝。
    4月29李自成草草地在武英殿举行了登基大典,并且由牛金星代替他去了郊区举行了敬告上天之旅。
    大典之后,李自成火速下诏,让城中的百姓赶紧离开,四处逃难。
    本来他还想要下令焚烧宫殿和各处城楼,结果命令还没有下达,夏国的代表来了。
    “我家殿下有一言送与大顺皇帝。京师数百年积累,已为天下之宝,不容损毁。大顺皇帝理应知晓,断不可逆天而行。倘若大顺皇帝一意孤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