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 第063章:小儿支气管炎

第063章:小儿支气管炎(1/2)

    张景坐在自己的新诊室里,开始迎接第一位患者。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请进。”张景对着门外轻轻喊了一声。
    有点意外的是,一下子进来了三个人。
    一老媪,一位中年妇人和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
    看情形应该为祖孙三代。
    没等张景开口,中年妇人直接递上病历本。
    说道:“您好,张医生,我是欢欢妈介绍来的,她说您看小孩的毛病老灵了。本来和她约好一起来的,可她临时说待会儿有点事,我们就先过来了。”
    张景点了点头,细细看了看小女孩,发现她的皮肤很白,但缺少光泽,有点苍白感。
    眼睛很大很清澈,非常灵动,而且一点儿也没有怕生的样子。
    于是弯下身子,直接对着她轻声说道:“小姑娘,咱们来握握手好不好?”
    “我不叫小姑娘,我叫璇璇。”没想到的是,刘子璇立马操着稚嫩的童声纠正道。
    话音刚落,便伴随一阵强烈的咳嗽。
    “张医生,我家小宝咳嗽好长时间了……”璇璇妈连忙开始描述病情。
    张景挥手示意:“璇璇妈,请先别说话,让我先来诊诊脉吧。”
    继而对着小朋友柔声道:“来吧,璇璇,咱们握握手,暂时别出声,好不好?”
    刘子璇点着小脑袋,将小手双双伸了出来。
    “真棒!”张景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握住小手,双侧拇指分别搭在寸关尺三部。
    没过一会儿,指下提示:轻取即得,但搏动力度较弱,重按则明显不足。
    是为浮弱脉无疑了。
    “璇璇,现在把嘴巴张大,发出‘啊’的声音好不好?”张景继续柔声道。
    刘子璇非常配合,而且动作娴熟,看来在幼儿园里没少做。
    张景拿着医用小手电,仔细看看了舌头和咽部。
    发现她的舌苔有点白腻,咽部情况还可以,没有明显的充血及扁桃体肿大的情况。
    “嗯,很棒,再把小舌头往上卷一下,好不好?”
    这一次,刘子璇就有点茫然了,舌头动了几下,却没能完成。
    璇璇妈于是赶紧在旁示范:“璇璇,看着妈妈,是这样子做。”
    “哦。”刘子璇又尝试了几次,终于成功了。
    于是,张景赶紧看了看舌下情况。
    得出的结论是:舌质淡,舌下淤滞不明显。
    之后,张景又拿出了听诊器,对着刘子璇说:“接下来,医生叔叔要和你打电话,不过呢,你暂时不可以说话,只能用力吸气,然后吐气,听明白了吗?”
    刘子璇又点了点头。
    张景开始仔细进行听诊。
    也许有人要问了,听诊器不是现代医学才发明的东西吗?怎么作为一名纯中医,也在使用呢?
    没错,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
    因此,可以说听诊器是现代医师的标志。
    据记载,听诊器的发明者为雷奈克,全名叫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
    1816年9月13日,雷奈克用一本薄笔记本卷成圆筒,解决了困扰他很久的诊断难题,随之经过不断改进,他发明了最原始的听诊器。
    中医有“望闻问切”,西医也有四诊,即“视触叩听”。
    听诊的概念早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就已经形成,医生可将耳朵直接贴近病人胸廓诊察心肺声音以此进行诊断。
    这个诊断方法也一直沿用到了19世纪初,也就是雷奈克发明听诊器之前。
    古代的中医,由于受到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约束,绝不可能和西方医生一样,直接用耳朵贴近病人胸廓进行听诊。
    因此,在诊断心肺疾病方面,听诊这一块是很大的短板。
    张景虽然立志当一名医术高超的纯中医,但决非迂腐不知变通之辈。
    他非常尊重现代西医学的成就,对于一些必要的辅助诊断设备,特别是听诊器根本不排斥。
    就像他曾经跟白冰说过的那样,中医和西医并不存在谁优谁劣,只是各有千秋罢了。
    简单一句话,张景虽然崇尚传统中医,但也绝不做无脑的西医黑。
    ……
    张景仔细听完前面心肺部,又接着听了听后背部。
    发现右侧胸前区有明显的湿啰音,并且夹杂着痰鸣音。
    等到张景刚取下听诊器,璇璇妈再也憋不住了。
    急问道:“张医生,怎么样?是不是有支气管炎,严重吗?”
    张景微微颔首:“肺部有明显的湿啰音,西医会诊断为支气管炎,甚至是支气管肺-炎,这都不重要。中医看诊不管这些西医病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