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我也有分析过,黄疸的患者也有一个主症心烦,那是因为湿热互结,热扰心神所致。而《伤寒论》条文中明确指出,栀子豉汤所主心烦,为虚烦。”
“何为虚,这是与实相对的。有形则为实,无形则为虚。”
“大家通过我刚刚所说的这些条文,其实就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由于发汗或下之后,复出现了心中懊憹之症,才用的栀子豉汤。”
“我们都知道,汗法和下法都是可祛实热之邪的治法,可是为何反而会导致心烦呢?”
“我个人的理解是,胸中气机出现了逆乱,所以才导致虚火郁积于胸中。”
“纵观栀子豉汤这张方子,香豉味辛、甘、苦,而微温,轻浮上升,化浊为清。而栀子味苦,性寒,能清泄三焦之火,能升能降,无所不达。”
说到这里,张景又看向杨主任说道:“杨主任,我问诊的时候,虽然没有问患儿是否有心烦之症,毕竟就算问了,答案也未必可靠。但是,我有特别询问过患儿妈妈,这些天患儿的睡眠情况。”
“得到的结果是,睡眠很浅,很容易惊醒。这符合栀子豉汤证的虚热郁结胸膈之不寐证。再根据患儿的脉象和舌象,确为气机壅滞。因此,才认定使用栀子豉汤是对证的。”
听到这里,杨主任才恍然大悟,用力地点了点头。
俄尔,又想起什么似的。
说道:“对了,张医生,经你这么一分析,我突然记起一位老前辈的病案来。说的是用栀子豉汤治愈了一位多年过敏性哮喘的病人。”
“患者原来并没有哮喘史,可有一次走得又热又累又渴的时候喝了大量的凉水,吃了大量的冷食,结果从此每年入夏开始喘息,一直到秋末慢慢停止。期间用了各种平喘药,可是均不见效。”
“这位善用经方的老前辈认为,这位患者是热郁在胸膈了,只不过,表现的不是烦而是喘,所以用了栀子豉汤。”
“对此,我一直不太理解,张医生,你是怎么看待这个病案的?”